美國在地面戰連吃苦頭,完全沒有十二年前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般揮灑自如,在華府具有影響力的《華盛頓郵報》昨天以「美國戰策令人質疑」,向軍方開了第一炮。
文章指美軍打得綁手綁腳,說現代化的軍隊被伊軍隊以「假投降真殺敵」、游擊戰等方式打得呆住了。退休陸戰隊中校安德森說,美國是不是用錯戰略,到美國強攻巴格達時就會知道。
攻打巴格達,最關鍵的是美國能不能保障一旦裝甲師挺進時,由科威特綿延幾百公里的補給線永不中斷?從這兩天在納西耶里的惡戰顯示,美軍如果不能清除納西耶里到巴格達公路上的伊軍,就算攻堅的第三步兵師實力如何強橫,也沒有可能打下去。
根據美軍的計算,前線每添一人,負責後勤的要有三人;德國在二戰時大軍包圍蘇聯兩大名城列寧格勒和莫斯科,最後都焦頭爛額而回,也是由於補給線中斷。
《華盛頓郵報》這篇文章顯示,華府中人未必滿意戰局發展,戰時換將雖然是下策,但十二年前,老布殊就在空襲伊拉克前夕撤換「多口」洩漏軍機的空軍參謀長,所以換人並非沒有先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