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投資工業股須知

陸叔理財:投資工業股須知

投資工業股跟投資其他股份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即使炒概念,股價也不會過份脫離有關公司的基本因素。

上周跟大家探討過近日工業股調整的原因,若果小投資者要捕捉下一次工業股的升浪,除了要注意基本因素外,其實有不少地方也要留意。
近年興起炒工業股,主因是市場追求「實業」帶來穩定的盈利及股息派送,加上部份傳統大型藍籌如地產、電訊股表現一浪低於一浪,加速了資金流入工業股市場。
不過,投資工業股跟投資其他股份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就是即使炒概念(如炒科網、紅籌國企、電訊等),股價也不會過份脫離有關公司的基本因素,原因是絕大部份的工業股,由生產到銷售及後期的盈利貢獻,都受制於公司實質經營情況及市場增長速度。市場會依照這些實質數據,作出較理性的分析。因此當我們選擇工業股時,不妨從三方面着眼。
首先,除了留意表面的盈利數字外,公司的設備容量(capacity)尚有多少,是不能忽視的。背後原因不難理解──假設某產品需求預期會上升,但生產商的設備容量已經用盡,在這個環境下,公司未必能夠在短時間內提高產量以應付需求,所以預期其股價未必能夠受惠於市場增長。因此,當大家研究相關的年報時,不妨留意設備被運用程度及公司有否其他增產計劃,以應付未來需要。
事實上,有些較傳統的工業股在增產方面的配套行動一向較為被動,所以其業績每年總是只能保持穩定。若投資者欲收取較穩定的股息,還可以考慮這些股份,但如果希望透過股價增值來賺取利潤,該類型工業股的投資價值並不高。
過往買工業股賺大錢的投資者,通常會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公司的資產值,看看其股價是否跟其資產值有大幅的折讓。若果兩者真的出現很大的差距,日後股價升值潛力便會很大。不過,若用此方法揀股,其實有不少地方要留意:

第一、要找出這些股份,經常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有關公司資料,並不是一般散戶所能做到。
其次、即使真的找到,我們亦必須留意該公司的市值。因為一些市值太細的公司,未必能夠吸引基金的垂青,最終股價都缺乏上升動力。
然而,由於去年工業股熱潮時,很多滄海遺珠都已被發掘出來,所以用這方法揀股再難以輕易選取適合目標。因此,我仍傾向以市盈率作為入市指標。

管理質素最重要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管理層質素。近日我分別與數家工業股管理層會面,他們都不約而同認為,現時搞工業跟過往有很大分別。以前可能是講關係、講努力,但在現今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優質管理才是贏取對手的唯一武器。好像近日公布業績的工業股,大部份盈利增長都非常驚人,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因為今日理想的業績,其實是管理層於數年前開始計劃的成果。若有人覺得,某些工業股只是受惠於其行業增長,倒不如說優質管理層能夠預期市場的發展而作出恰當的部署吧!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