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之所以是危機,對伊拉克是危,對美英以至其他國家卻是上下其手圖利的機會。首先動手的是伊拉克北面鄰國土耳其。據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該國周末早上已派一千五百名士兵入侵伊拉克北部。
土耳其政府拒絕證實或否認這項報道,但外長古爾上周五公開表示,土耳其同意開放領空給美國戰機空襲伊拉克,交換條件是讓土耳其進兵:「和美國的所有問題都已解決,土軍會進入伊北。」
土耳其辯稱揮軍是要防止難民湧入和阻止伊北的庫爾德族人宣布獨立,擔心激發土耳其本土的庫族人效尤;美國則以擔心土軍與伊北庫族人起衝突而拒絕。如今土耳其終於成功插上一腳,伊北日後主權頓成疑問。
北韓會否趁美國攻伊時生事,則是南韓關注焦點。美國上周四開戰後,南韓宣布軍隊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北韓反指南韓此舉令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周末宣布取消未來一周的兩韓經濟會談。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特使斯特朗說,北韓未來可能有更多挑釁性行為,但北韓認為這只是提防美國在攻伊後向他們動手的合理反應。
對俄羅斯來說,伊拉克則是個要力保的「地盤」。外長伊萬諾夫周末指摘美國踐踏俄在伊的經濟利益,聲言要保護伊對俄欠債和石油合約的效力。俄羅斯已準備派三艘軍艦赴阿拉伯海,當地報章認為俄軍可能在戰事結束後搶灘伊拉克,佔據像油田或機場等一兩個重要設施,力圖在戰後的伊拉克分一杯羹。
法國總統希拉克周末表示會反對授權美英管治戰後伊拉克的聯合國決議,背後亦有一番利益轇轕。美國《洛杉磯時報》指英美想尋求的三項有關決議,第一項就是將聯合國控制的伊拉克石油儲備金用於戰時人道援助;這項決議會中止法、俄等國對伊的石油換糧食合約,「美國似乎擔心法國等國家在戰後的伊拉克取得太多獎品」。
日本則無時無刻想趁有戰事爆發時實現軍事「正常化」目標。雖然日本表明不會參與任何針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但當地傳媒指日本防衞廳考慮派海上自衞隊P-3C巡邏機和一百人地勤部隊,「間接支援」美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上周四回應日本支持美國開戰時,也特別說一句:「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希望日本在發揮軍事作用方面持特別慎重的態度」。
新華社/美聯社/《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