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病系列:無聲啞忍<br>層壓式剝削源自政府

香港有病系列:無聲啞忍
層壓式剝削源自政府

港人近年面對經濟重擔和倒行逆施的政府政策,被壓得筋疲力竭,心底裏原有的仁慈和關愛,一點一滴被擠乾擠淨。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說這是病。
本報將一連數天向讀者揭示種種病例,故事主人翁其實每天都在我們身旁經過,問題是:你是否願意拿出愛心、開出藥方,還是容許歧視繼續存在? 記者:陳廣慧、徐岱靈

剝削,腦中聯想起來的總是無良僱主以極低廉價錢聘請勞工,工人只能無聲啞忍。但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工人、主管以至小老闆,統統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剝削,皆因社會上最大的層壓式剝削者,源自我們的特區政府。
戴着太陽眼鏡的陳女士,雖然願意上鏡,但又不想樣貌被人看得一清二楚,心情矛盾;這與她過去身為清潔管工,對上受老闆壓榨,對下又要面對工人這種夾心人心態不無關係。

壓低工資
陳女士本來是一間清潔公司主管,老闆去年中游說她轉以自僱形式管理大廈清潔,誰知所謂自僱,當個小老闆,只代表「做完冇糧出」,被拖欠多月薪金,這場勞資糾紛至今未解決,但她已宣告失業。
陳女士很記得從前經濟好景時的風光歲月。「以前一座和諧式公屋,二十幾層樓,(房委會畀)一萬蚊一個月,請個阿姐倒垃圾六千蚊,扣埋膠袋、車、勞保等等,計落重有得賺。」但自從政府事事以錢行先,連工人的工資也被壓下去。
「一座樓𠵱家得七千蚊,有啲六千多啲,你唔畀少啲人工點維得住皮?」現在一名負責整座大廈的清潔工,月薪最多只有四千元,假期欠奉。陳女士說:「唔該你嘈吓香港政府,我都頂佢香港政府唔順,呢個係價低者得嘅後遺症。」

價低者得
黑工與本地工人搶飯碗,也令本地工人的工資愈壓愈低。一談到黑工問題,不只令陳女士激動不已,剛在工會上完電腦培訓課程的兩名建築工人,也加入討論。
「元朗起丁屋,做到一百蚊一工……我哋香港人要攞牌,黑工又唔使攞牌。」鄭先生說地盤的黑工多到「嗰頭拉完、嗰頭又開工」,而在法例規定下,本地建造業工人卻要每三年接受一次基本安全訓練,考取平安卡後才可開工,續卡費還有加無減。
如果日日有工開,花一、二百考牌並非問題,但建築行業經常開工不足。
鄭先生苦笑說:「邊有不足吖,係冇工開!」在高官口中的經濟轉型下,他們只能報讀再培訓課程配合社會轉型,但最終會轉到哪裏工作,卻是未知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