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行政會議內沒跟隨其他成員申報買車一事被傳媒揭發,爆出一場行政會議洩密風波後,特首問責班子兩位最高層官員又出現言論上「責任互相抵賴」。梁錦松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時不點名指財政司前司長曾蔭權低估了財赤,而且又「使大咗」,令到今日出現財赤高企局面;而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則指加稅措施令市民感到不公平,政府在一些事情上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記者:莫劍弦
有立法會議員直指梁錦松的話明顯是想將今天的財赤問題,「賴」到上任財政司司長身上,減輕外界對預算案的批評。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更指在行會洩密風波後,問責班子為求自保,就只講自己一套,不會再顧甚麼「團隊精神」。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日出席有線電視節目《飛常政經》,講到財政預算案時,坦言加入政府前已估計經濟情況嚴重,但未預料會是今日的狀況,因為當時的財政司司長(即曾蔭權)估計財赤數字,遠遠低於今天數目:「個財赤問題冇估計到係咁大,當時財政司司長估計係三十億,最後出來係六百三十三億,幅度完全超過我預計。」
他又認為,從某個角度來說,從前是「使大咗」:「九六至二○○○年,政府經常收入少咗二百億,但同期我哋經常開支已經增加咗七百億,減咗二百億,開支多咗七百億,一來一回係九百億差額。」
另一方面,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港台節目《香港家書》中,也承認有不少市民對政府施政不滿,當中也包括預算案中各項加稅措施,以及政府處理公務員減薪不力等問題,他說:「有人對經濟前途焦慮不安,有人為加稅感到不公,有人為最近的肺炎事件心緒不寧,你的當公務員的舊同學可能因為感到被群眾疏離而氣屈難伸。」
曾蔭權又承認,政府一些處事方法,有改進空間:「回過頭去看,我承認,有些事情,我們其實可以做得更好。」
張文光認為,雖然梁錦松沒有點名,但明顯地他是想說「上手」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留下了這個難題給他。但梁錦松不能將問題「賴」到曾蔭權頭上:「佢應該記得佢第一份預算案,一樣係跟住曾蔭權咁派錢,而且佢上份預算案,好多收入估錯,先搞到今日財赤高達破紀錄的七百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