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預算案解決不了財赤

平心而論:預算案解決不了財赤

香港今年的預算案明顯是以解決財赤為主要目的,因為如任由財赤壞下去,不但會拖垮香港經濟,而且也有違《基本法》,這直接牽涉到國家層面,也是全體市民要正視的問題。
解決財赤不外開源和節流兩種方法,很多時是兩法並用,但孰重孰輕是視乎當時的財政狀況而定。香港已經歷了連續兩年財政赤字,而且一年比一年嚴重,主要原因是開支遠比收入大,很明顯解決財赤的第一步是急切要遏止財赤擴大,唯一可行方法是立刻減少支出,這是立竿見影的止血方法。

節流力度不夠
這好像一家公司面對入不敷支的情況,如要救亡,一定由大幅削減開支入手,所以減薪裁員是常事,然後再設法去增加收入或借貸周轉。因為前者功效立見,後者還需看市場情況和銀根鬆緊而定,特別是到了赤字連篇的時候,經濟環境一定惡劣非常,開源的成效更成疑問。所以任何政府或企業,如要扭轉財赤,轉虧為盈,必定要加大力度於節流,從來未有聽說企業救亡會不首先裁員減薪的。
綜觀剛公布的預算案,對於佔政府70%開支的公務員和公共機構人員的薪酬,只是輕微地在兩年內略減6%,而且還要待到明年才實施,這樣的動作比起絕大部份供養他們的市民(納稅人)所經歷的裁員減薪慘況,簡直是微乎其微。根據不同機構(大學或商會)所作的不同薪酬調查,本港公務員和資助機構的員工薪酬都明顯遠高於市場,以這樣脫離現實的薪金基礎算,在政府公務員的自動增薪機制不變下,實質可以省減的更是少得多。道理明顯不過,如果這個最大的開支項目不能有效地控制,其他一切方法只是徒然。
如上所述,節流成效看來成疑,現再看開源又如何。根據政府開列方法是增加稅收,包括降低免稅額、提高稅率(私人和公司)、開徵足球博彩稅,還有是出售政府資產。如要上述方法發揮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經濟往後數年持續增長,政府預期目標是每年增3.5%,比去年的2.3%還增1.2個百分點。

預測過份樂觀
反觀與香港有密切經貿來往的美國、歐盟和日本,紛紛調低經濟增長率,就連近年經濟增長最好的中國也只是預測經濟增長7%,比去年還略低。近數年,香港持續通縮,內需疲弱,只有出口貿易和旅遊業保持好的增長,這都是與外圍息息相關行業,現各國紛紛調低經濟增長率,我們的增長何來?在低增長、高通縮情況下,失業人數必增,工資必向下,那麼希望提高納稅率來增加收入必落空,因為工資總體收入會隨經濟減緩而收縮,企業盈利也會相應減少,因此因利得稅率上升可能帶來的額外稅收相信有限得很。
同樣道理,如果經濟不旺,企業盈利增幅有限,股市何來興旺?現時每日成交僅數十億,政府想通過股市賣資產是難乎其難,而且股市成交萎縮,印花稅也必減少。
以上所言只是粗枝大葉的推算,但得出結果卻是明顯不過。就是入不敷支的局面還會持續,甚至惡化,因為依賴開源的經濟環境因美伊開戰變得更難預測。總的來看,這份預算案是過份樂觀,對解決財赤是沒有幫助的。
英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李庚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