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上月消費物價錄得兩年來最大升幅,主要受汽油價格因伊拉克戰爭危機上揚,以及食品價格攀升所帶動。不過,撇除能源和食品項目後的核心指數升幅則比預期溫和,反映美國通脹無加劇之虞。
美國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上升0.6%,是2001年1月以來最大增長,升幅高於市場預期的0.5%,有關升幅主要來自能源價格,特別是汽油價格顯著增長。上月撇除能源和食品項目後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僅升0.1%,漲幅低於市場預期的0.2%,按年計上升1.7%,是接近37年來最細升幅。
上月能源價格升5.9%,其中汽油價格升9.9%,兩者均為2000年6月以來最強勁升幅;燃油價格勁升15.8%,是2000年2月以來最大升幅。上月食品價格升0.7%,為1996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
國際原油價格在2月份一直高居不下,主要受委內瑞拉工潮令該國石油供應下降以及美國準備攻打伊拉克等因素影響,期間曾攀上每桶40美元以上水平,帶動美國上月多項通脹指標上升。
雖然如此,經濟分析員普遍認為美國通脹在今年內沒有惡化之虞,美國經濟不景氣以及油價回軟,可望使通脹繼續受到控制。
他們說,美伊戰事料速戰速決,並將帶動能源價格回落,投資者應注意4月份消費物價數字。摩根士丹利經濟分析員蘇利文表示,從核心消費物價數字看,上月消費通脹其實較前溫和。根據聯儲局1月份的會議紀錄,與會理事相信美國通脹今年將會下跌,原因是經濟持續不振。
該國上月預算赤字創紀錄新高,原因是經濟復甦放緩令政府稅收減少,以及華府為部署攻打伊拉克而增加國防開支。
美國2月份預算赤字達963億美元(約7511.4億港元),較去年同月的761億美元升26.6%;根據彭博資訊的資料,這是自1968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的單月赤字。
在今個財政年度頭5個月(截至上月底),美國預算赤字達1939億美元,較上年度同期的677億美元激增186.4%。該國經過4年錄得預算盈餘後,在02年度有預算赤字1578億美元。
倘美國國會通過總統布殊的減稅方案,該國今個財政年度(截至9月底)的預算赤字勢將創新高,金額料超過3000億美元,而此估計數字尚未包括攻伊的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