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上市局 管所有公司 港交所成大輸家<br>證監奪上市審批權

設立上市局 管所有公司 港交所成大輸家
證監奪上市審批權

【本報訊】檢討本港證券及期貨市場規管架構運作的專家小組,昨日將報告提交財政司司長,小組雖說保留現行政府、證監會及港交所(388)三層監管架構,但提出港交所上市監管職能必須卸除,改在證監會架構下成立香港上市局及新的上市委員會,並建議政府考慮將公司註冊處歸入證監會,使之成為唯一規管上市公司的法定機構,其監管及調查權將大增,同時與港交所攤分上市費。在新改革下,港交所勢成大輸家。

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指出,專家小組報告建議有助提高市場質素,會盡快交予行政會議審議,希望有關建議能在18個月內落實。小組成員錢果豐指出,上市審批及監管權移交可在數月內完成。至於執行細則及時間表,則要待政府、證監會及港交所商議決定,估計今年內完成,在商議及移交期間,可用4月1日實施的雙重存檔制度作監管過渡。

直言上市公司質素降
專家小組主席甘雅隆表示,過去18個月香港市場質素有目共睹,香港上市公司及市場平均質素有下降迹象,為達到特首要求香港成為全球5個最重要證券市場之一的目標,實在有需要改革,將監管權集於證監會,這也有助其改善跨邊境監管。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去年7月上任時曾表示,現時上市監管模式不須改變,但細價股事件後卻來個180度改變,梁錦松昨日回應有關問題時表示,要因應金融市場變化與時並進。甘雅隆說,細價股事件只是將一些已有問題及市場關注帶出來,現正是時候處理這些問題。

主管應為證監執董
錢果豐稱,雖然日後新上市數目會減少,但市場應重質不重量,着重將整體公司質素提升。他更強調:「報告不是針對港人質素,亦唔係話港交所人員操守有問題,反而係個機制本身導致有咁嘅後果。」
小組建議,上市科相關職能改由證監會之下新成立的香港上市局履行,上市局的主管應為證監的執行董事。同時成立一個18至20人組成的新上市委員會,以處理上訴、為制訂上市策略提供指引,並為上市規則修訂提供意見,委員會涵蓋主板及創業板。另外,設立18個月的過渡期,上市委員會將參與審批上市申請。
另外,小組建議保留上市規則維持非法定性質,但可由證券及期貨條例及相關附屬法例作法律支持,以確保其成效。小組也建議增強中介人的規管,尤其是主板保薦人,應與創業板看齊,由證監會負責監管;至於上市的規管則全面移交上市局。

港交所對報告失望
香港交易所發表聲明,對專家小組的總結及建議表示失望,認為保留上市職能最能符合香港市場的利益。不過,鑑於政府傾向採納專家小組建議,該所將緊密參與政府及證監會落實建議。證監會則歡迎小組決定,並會讓港交所上市科人員順利調往證監會工作。證監會股東權益小組成員DavidWebb對專家小組建議初步表示歡迎,並認為將對規管香港上市工作有重大改善。
對於專家小組建議在證監會之下成立新的上市局規管上市事宜,東英亞洲財務顧問董事陳立德認為,最重要的是權責清楚,不要雙重監管,上市事宜交由交易所或證監處理均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