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醫學的貢獻 - 區樂民

西方醫學的貢獻 - 區樂民

三月十六日王岸然先生在專欄說:「除了急性的救傷技術之外,西方醫學對人類的健康,無根本性的貢獻。」
我是西醫,但沒有吹捧西方醫學的意思。我亦不相信,西醫是治病的唯一方法。然而說西方醫學沒有根本性的貢獻,我不敢苟同。信手拈來一些例子供讀者參考。
鼻咽癌是中國人常患的癌病之一。早期的鼻咽癌,電療的治癒率近九成。我想不出哪種「自然療法」,可達至這個成績。

發明疫苗前,全球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以萬計;聯合國在一九六六年發動全世界疫苗抗天花運動,一九七七年纖滅了天花。
無可否認,每年還有許多人因肺結核死亡,但不能全怪西醫不濟。有很多社會因素,包括貧窮、營養不良、居住環境惡劣、缺乏藥物等等,不是醫生可解決。家父年輕時曾患肺結核,若非得到特效藥,我大概不會出生,並在這裏寫文章。
西醫當然有不足之處,比如對付退化性毛病,進展不大。不過這也是個哲學課題:年老,是我們該坦然接受的現象,還是一種值得花精力對抗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