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已經在戰場上流血,前線的醫護人員將投入緊張沉重的工作。
一名單身女醫生和一名華裔牙醫,在戰地接受記者訪問時,講述對於這場戰爭都有不同的看法。
不想打仗或感到有一點原動力的,都有自己的原因。
如果一個美軍與一個伊拉克士兵同時受傷,美軍醫生會首先搶救誰?二十七歲的單身女醫生Stacia上尉說,如果伊拉克士兵傷得比美軍重,就要先醫治伊拉克士兵。
AgnesStacia上尉是Alpha外科連的急症室醫生,隸屬聖迭戈海軍基地,她說是為了掙錢交學費攻讀醫學,當了九年後備軍,畢業以後還要再在正規海軍服役四年還債。
在沙漠上行醫很多難題,大風吹打得帳篷噗噗亂響,醫生想聽病人心跳也聽不準。而且沙塵僕僕,連睜眼看望病人傷勢也有難度。能與一眾海軍軍醫並肩作戰使她自豪,但參加攻打伊拉克這場仗卻非她所願:「一月底接到命令時,我正在聖迭哥滑浪,海軍只給我三日時間準備,一切來得很突然。」
她續說:「不想打仗的道理很簡單,就是不想有人死……我不曉得這場戰爭當中的大義,我只是有些不好的感覺。」她比喻自己的境況是處身於一輛汽車上,明知前路是一列全速開過來的火車,也要衝過去:「我這幾晚都睡得不好,睡覺時盡量把面罩和防彈衣放在身旁。」
戰地醫院暫時未算很忙,但醫療部隊已作了最壞打算,萬一出現大批傷兵,就採取ABC分流措施。第一級的傷者是A,Airway,即被槍打中呼吸系統的病人,這類最危急,必須優先處理。第二級是B,BreathTrouble,因傷而引致呼吸困難的人。第三級是C,Circulation,血液循環出現問題的傷兵。
這三類都是嚴重傷者,都是亟需施手術搶救的人。至於斷手斷腳但仍可以自行走動的「輕傷」病人,就會分流至牙醫部門,由牙醫負責料理。美軍估計,需要送往醫院搶救的傷兵,很可能伊拉克人比美國人還多,人權條約訂明,醫生要不問國籍救急扶危;而Stacia上尉也認為自己很重視這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