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專輯:<br>藉保本基金減投資內地風險

中國投資專輯:
藉保本基金減投資內地風險

近年中國內地經濟持續增長,不少投資者均希望透過投資於一些業務主要來自內地的公司,以捕捉內地強大的增長潛力。由於中國屬發展中國家,投資內地始終存在一定的風險,究竟市場上有甚麼選擇,可使他們的投資本金獲得一定程度的保障之餘,又有機會受惠於內地強勁的經濟增長呢?

對於風險承受程度較低的投資者,如果看好內地市場的增長潛力,其實可以考慮投資於一些參與某中國指數或一籃子中國股票表現的保本基金。保本基金在主要的基金類別中,屬於風險較低的類別(見圖一),一般設有特定的投資年期,並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證回報」及獲享「潛在回報」的機會。保證回報包括到期日可取回某個百分比之投資本金,以及投資期內定期派發之保證派息;潛在回報則要視乎基金投資項目的表現而定,而基金並不保證會派發潛在回報。
投資於保本基金,好處在於到期日獲享一定程度的本金保證,令投資者對回報有所預算。例如,投資者以10萬元認購提供100%本金保證的中國保本基金,便可獲保證於到期日能取回本金10萬元。
大部份保本基金均會視乎本身的投資目標及策略,將部份資產投資於提供潛在回報的投資工具,令投資者,有機會獲享潛在回報。例如恒生投資最近推出的4隻保本中國股票基金(詳見附表),除了保證投資者於到期日可取回100%的投資本金外,亦透過參與恒生流通中國內地25指數的升幅,讓投資者有機會於到期日獲取潛在回報。

按本身需要選擇基金
中國保本基金為有興趣涉足內地市場的投資者提供較低風險的投資選擇。但要注意的是,投資者須持有保本基金至到期日,方可享有本金保證。由於保本基金設有特定的投資年期,故投資者在認購前,應先考慮年期是否配合本身的資金需要。
保本基金一般會將大部份資產投資於定息投資工具,以提供保證回報,餘下的資產則投放於衍生工具,透過參與市場表現,為投資者提供獲取潛在回報的機會。
假如投資年期相同,保證回報愈低的基金,所需投放於定息工具的資金相應較小,用作衍生工具投資的資金因而增加,致令反映基金參與市場表現程度的參與率得以提高,相反亦然。但如保證回報相同,投資年期愈長的保本基金,一般可享有較高之參與率,相反亦然。因此,假如其他因素相同,保證回報愈低及投資年期愈長的保本基金,參與率便會較高,從而有機會提供較高的潛在回報;反之,保證回報愈高及投資年期愈短的保本基金,參與率便會較低,所提供的潛在回報因而較低。投資者在選擇不同的保本基金時,須考慮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風險的程度,投資年期的選擇及本身對基金所參與市場的回報潛力之看法,才作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