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分別接見了董建華和何厚鏵。被記者問到二人工作表現時,溫總理對董特首的評價是「很好」,對何特首的評價是「非常好」。
中國人說話的技巧就在這裏。說人說事只說「很好」,那可以是純粹的敷衍,比如人家請吃飯,問起今天飯菜如何,客人雖然很不對胃口,但為了客氣,隨口會說「很好,很好。」心裏怎麼想,另當別論。
但是,「非常好」就不同。「非常好」是一個真正肯定的評價,賞心悅目,由衷之讚,才會這麼說。
中國人評事論人,不作興直截了當,好的會說「好」,不好的,卻不會當眾說不好,打板子頂痰盂,都是關起門來做的事。北方俗語有云:「聽話聽聲,鑼鼓聽音」,溫總理一天之內對兩位特首所作的評論,稍有中文常識者,聽了都會替董特首揑一把汗。
董特首的中文表達和理解能力,一直與今天的香港教育水準並駕齊驅,他在溫總理面前得了一個「很好」,說不定還歡天喜地,當起真來:你看,香港搞成今天這樣,總理竟然沒有給我一個「正式的批評」,還說「很好」,那便是讚我「情操高尚」呢!
他不知道,世界評級機構還沒來得及將香港降級,溫總理卻先走了一步。可憐董特首還蒙在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