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Joe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收入穩定。他對投資抱有濃厚興趣,對自己的投資眼光亦很有信心,投資策略則多以短線為主,基金、股票或外幣等均是他選取的投資項目。他對於市場上新興的B類基金亦感興趣,並主動向理財策劃師請教。
所謂B類基金,並非簇新的基金產品,只是收費模式與傳統的A類基金有所不同而矣。投資者認購傳統A類基金時,須繳付首次認購費,而不用支付贖回費。基金經理會把扣除收費後的資金用作投資。而認購B類基金時,則投資者不會被收取任何費用。
因此,投資者的全部資金會由第一天起便投進市場內投資,可發揮較大的效益,為投資者爭取更理想的回報潛力,但投資者於贖回B類基金時須繳付「遞減贖回費」(ContingentDeferredSalesCharge)。「遞減贖回費」一般會按投資年期而遞減,見右圖:
在計算「遞減贖回費」時,一般是以購入基金時之認購價及贖回基金時之贖回價,兩者中較低者為基準,讓投資者可獲得較大的回報潛力。若投資者以20元購入1000投資單位,四年後以25元贖回投資單位,投資者便須繳付1%贖回費。由於認購價比贖回價低,「遞減贖回費」便以基金認購價為基準:
「遞減贖回費」
=1000投資單位x20元x1%
=2000元
另外,投資A類基金與B類基金同樣須繳付管理年費。不同的是,B類基金還另設有分銷費,而該費用一般是每年收取一次,並會反映在基金價格內。
在決定投資基金前,投資者應先按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的承受能力及投資年期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然後再考慮以A類或B類基金作為投資方式。一般而言,如果投資者希望自己的投資工具是低風險及長年期的話,A類基金會比較適合,因為傳統A類基金的投資成本集中於認購時,而每年的費用亦較B類基金低。
長遠而言,扣除「一筆過」的首次認購費後,投資者的平均投資成本將會較低。但如果投資者希望投資時的靈活性較大,目標投資年期又在5年以內,B類基金將會較為合適。因為B類基金沒有首次認購費,資金能完全用作投資,令基金的升值潛力有所提高。但B類基金每年所收取的管理費及分銷費一般會較A類基金的費用為高,所以B類基金的長遠投資成本較高。總括而言,兩類基金可算是各有利弊。
就Joe的個案而言,由於他的投資策略以短線為主,所要求的靈活性較高,因此B類基金會比較適合他。但須緊記的是,A類基金或B類基金只是在收費方式上有分別,並不代表優越性的高低。投資者應先行考慮個人的投資目標,然後再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
本文資料不應被視為建議或推銷本文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及項目。投資附帶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請參閱個別投資產品及項目的銷售說明書及資料概覽文件,以便獲取有關資料。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內容是否完整,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