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們混得頗熟的美兵Jarret知道戰爭要開始了,就從對面營跑過來,問我檢查清楚防毒面罩沒有。我拿出來給他看,赫然發現面罩跟我跑了幾天沙漠之後,已經封了沙塵,我連忙抹乾淨。「你要熟習如何戴上面罩,安全標準是九秒之內。」Jarret說。
然後他又拍拍我肩膊,帶我到平日男兵小便的露天小坑旁邊,那裏堆起了人一般高的小沙丘,Jarret帶我拐過沙丘,原來那後面是一個沙坑,足以活埋二十個人。
「Norman(我的洋名),這是戰壕,有導彈襲擊時,你就要第一時間走進這裏躲避,明白嗎?」
我打了個呵欠:「明白了。」Jarret看我態度輕佻,再補充幾句:「你晚上睡覺時要豎起耳朵,一聽到空襲警號就要拿起面罩逃跑……不要擔心,到時我會帶你過來,記着睡覺時要把面罩放在床邊,一切小心。」他的好意真是教人感動,我說:「多謝,你也要小心啊!」
我和馬泉崇平生都沒有遇過甚麼災劫,這刻面臨戰爭的危險,其實都沒有充份準備,打到來才算。
Jarret又指着戰壕背後的遠處,那裏有兩台愛國者導彈,瞄着北方上空,二十四小時戒備,截擊隨時從伊拉克射過來的飛毛腿導彈。
軍營內有四個戰壕,最近我們營幕的一個戰壕,旁邊本來有一個給人小便的沙坑,現在已經填平了,難道開戰就不許公開撒尿?
這幾天軍營內的救傷車都不敷應用,因為Alpha外科連趁未有傷兵出現之前,進行頻密救傷演習,徵召了不少救傷車;部份救傷車則已經開往前線,隨時候命。我們平時出入軍營,也是乘坐救傷車。
第一遠征軍HealthServiceBattalion的兩款救傷車都備有生化核保護設施,是防止救傷車受毒氣影響,不是用來清洗病人身上的生化物質。
其中一款救傷車裝置了一個可以伸縮的大帳篷,帳篷本身就是一個流動的急症室兼小型手術室,備有X光機,可同時醫治六至八名病人。當戰場出現生化武器襲擊,救傷車就會在離戰場不遠的地方停下,把帳篷充氣,準備迎接傷兵。充氣需時三十分鐘。帳篷內有空氣調節,有空氣過濾設施,把外間空氣隔絕。
這款救傷車是全新設計,海軍陸戰隊及陸軍均有使用,每部防生化救傷車都有一名內科醫生及兩名內科醫生助理。
另一款M99782普通救傷車也備有預防生化毒氣的設施,車內安裝了真空系統,把可能存在的毒氣吸走。M99782能適應攝氏八十八度的極高氣溫,最多可載八名傷者,能在前後六十度的斜坡上行走,側傾四十度也沒有問題,故最適宜在沙漠上救急扶危。
《蘋果》隨軍記者 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