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展開第一輪空襲後四十五分鐘,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發表了十五分鐘的全國電視講話,宣布美軍已展開推翻伊拉克總統侯賽因的軍事行動,警告戰爭可能比預期中更持久和艱苦,但保證美軍必勝,「除了勝利,我們不接受其他結果」。
在美東時間周三晚十時十五分(本港時間周四早上十一時十五分),喬治布殊坐在橢圓形辦公室桌前,背後是窗門,兩旁分別垂著美國國旗和總統旗,最顯眼的是桌上第一夫人勞拉的單人照,以及一對孖女的合照。
在肅穆中滲進點點溫情的氣氛下,神情略見憔悴的喬治布殊雙手擱在桌上,嚴肅地向全國宣布:戰爭已經開始。
「此際美軍與盟軍正處於軍事行動初階段,以解除伊拉克武裝、釋放伊拉克人民,以及衞護世界免受危機威脅。」喬治布殊眉頭深鎖地說:「按照我的命令,聯軍已開始選擇性地攻擊重要軍事目標,以削弱(伊拉克總統)侯賽因發動戰爭的能力。」
他繼以激勵美軍,語氣透著大美國主義:「你們的敵人將要領教你們的能力和勇氣,你們要解放的人民,將目睹美軍崇高偉大的精神。」他承認這場戰爭可能比預期中更持久,但指美軍完成任務後將盡快回國。
在演說中,他不忘再數侯賽因的「暴行」,指侯賽因已把軍隊和裝備置於民居中,企圖用無辜平民做人盾,「這將是他對伊拉克人民犯下的最後暴行」。他強調對伊拉克沒有野心,指美國是不情願地進入戰爭,以防日後遇到恐怖襲擊。
周三晚喬治布殊只睡了短短數小時,翌晨六時已在聽取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匯報最新情況,然後返抵辦公室工作。
法新社
二○○一年在重新點票和官司訴訟聲中當上總統的喬治布殊,曾經說錯國家名字,是國際政治的門外漢。不過,九一一恐怖襲擊後,他搖身變成「戰時總統」,打起反恐戰,在阿富汗打響第一槍,到○二年宣布要將戰線延長,被他定性為「邪惡軸心」之一的伊拉克成為第二個目標。
五十六歲的喬治布殊跟侯賽因之間,有的是國仇家恨。他從不掩飾他對侯賽因的憎恨,又公開指摘侯賽因九三年曾策劃暗殺他的父親、九一年波斯灣戰爭的「戰時總統」老布殊。推翻侯賽因政權,是他給這次戰爭立下的終極目標。
現年七十一歲的拉姆斯菲爾德,是喬治布殊內閣中的鷹派代表人物。七五年在福特政府首次出任國防部長時,積極建軍,並反對美蘇簽署的《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好戰本色不始於今天。
要攻打伊拉克,最先就由他漏口風,他繞過白宮擅自發出好戰言論,一度令白宮不滿。華府圈中人也流傳,他和九一年波斯灣戰爭英雄、現任國務卿的鴿派代表鮑威爾不和。他說過,那次戰爭就應把侯賽因幹掉。
身為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的最高軍事助手,也是美國武裝部隊最高軍事將領,邁爾斯雖不會直接指揮戰事,但必須通過他才能落實軍事行動,傳達至前線。
邁爾斯現年六十一歲,六五年加入空軍,很快便晉升為特級飛行員,累積飛行時間逾四千一百小時。九○年後,他先後當了三年駐日美軍司令及兩年太平洋戰區空軍司令;二○○一年八月,接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有軍人絕對服從的個性,只管執行總統和國防部長命令。
五十八歲的法蘭克斯是空軍四星上將,由於駐波斯灣戰區由直屬中央司令部管轄的第五艦隊管轄,他也就是駐波斯灣美軍部隊的最高戰區指揮官,是第二最高統帥。
越戰時他仍是排長,到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已是副師長,隨後又升為駐韓美軍的師長,到○○年六月任中央司令部司令。翌年,他擔任阿富汗戰區總司令。
他去年夏天起受到國防部調查涉嫌濫權,容許太太列席機密會議,又差遣女兵幫她辦私務,派出軍方保鑣保護她,但獲私交甚篤的拉姆斯菲爾德力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