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美蘇太空科技競賽白熱化,登月成為人類夢想,太空總署測試報告指出,OMEGA贏了Rolex。結果1957年生產的Speedmaster成為官方「太空表」。之後人人都話:「做唔成太空人,但一世人點都要戴番隻太空表至似樣!」
認識的表迷中,EricSo擁有最多OMEGA,他買的態度是:「買OMEGA唔同買『撈』,後生仔揸住一萬蚊已有大把選擇,一萬蚊的Speedmaster可以讓你擁有機械上鏈的樂趣。此外,40-70年代的OMEGA不乏高質精品(此時期均採用精密的Lemania及OMEGA自家InHouse機芯,而今天則為ETA機芯),諸如50's生產的「星座」系列(Constellation),從前我看好她,於是低價買入,後來升值了,那份滿足感比執到錢更興奮!」
記者:陳嘉文
攝影:Wing
鐘表愛好者?評論家
今日已成為老手,當年也是初哥的Eric,自言大部份收藏均來自eBay,早年被騙、撞板例子多的是。「在網上購物有一定的危險性,欺騙手法多籮籮;即使是Feedback好的Seller,亦未代表是好人,而近年,新加坡及美國人呃得最多人!」
我市儈,即時問Eric究竟邊隻OMEGA最能賺錢?答案是1957年首隻生產的Speedmaster。「首隻正式生產Speedmaster(Ref:CK2915-1),採用Cal.321機芯,時為1957年。96年我曾以一個超筍價1,000美金(約港幣$8,000)購入;2000年賣出值$5,000美金(約港幣$40,000);今日二手市場的價值是11,000美金(約港幣$88,000)!8年裏升值超過10倍!」
(95年買入價$5,000,今日二手市場價$16,000-$18.000)
「OMEGA慶祝125周年並生產2,000隻的Speedmaster125,珍貴在於採用原汁原味且具天文台級的Cal.1041機芯(非限量版採用非天文台級的1040機芯)。當年125未盛行,愛她外形,買吓買吓竟購入了25隻之多,平均買價約$5,000。2000年是125高峯期,炒至兩萬多都有成交。」
(二手價約$8,000-$9,000)
講OMEGA的運動型表,又點少得1969至1975年生產的Flightmaster;原來「飛行之霸」可分為前期及後期兩個截然不同的款式。前期採用Cal.910機芯,9點位為綠色、呈凸狀表面、只具日夜顯示功能。後期則改用Cal.911,9點位為黑色的小三針機種。
(當年價約$1,000,今日二手市場價過$20,000)
今日表廠講求生產力,然而50~60's的鐘表追求的是藝術與工藝!「近年VintageOMEGA最受追捧的,除運動表外,另一潛力首推50、60's『八卦面』、『烏蠅字』、凸字Logo的『星座』系列。直至60's中期改為簡約設計,行內人俗稱的『鮑魚殼』。」
(98年買入價$12,000,今日二手價炒至$16,000!)
「70's的手表能做到每月正負誤差不差於一秒,是表壇創舉!此外,其外形設計更是電子表的典範。」每隻均刻有獨立「冧巴」,Eric謂買此表一定要揀運作正常先扑鎚,事關買了隻有暗病的,單是醫藥費閒閒地都要$3,000-$4,000!
(二手市價$20,000-$22,000,eBay價可達$33,000)
71年面世,73年發售,77年停產的「專業1000」,Eric話搜尋多年(MintCondition貨色)最後從網上以超筍價800美金成交,新淨程度90%!
抵買推介!
「純銀殼製作,最能代表世紀初做表技術!今日價亦約$3,000。」
第一代的OMEGA自動上鏈型號,『撞陀海馬』在本地二手市場上,價格非常飄忽,現企穩約$10,000。」
Eric的Speedmaster收藏甚豐,90's中期的他愛Speedmaster愛得瘋狂,限量的金鋼版、70's的「音叉」版等均成為其搜羅目標。
(97年買入$34,000,今日市價無法估計!)
40's的Cosmic系列TripleDateMoon多為圓面設計,採用物料有鋼、14K及18K金等;戰後改以方形的TripleDateMoon,採用玫瑰金,機芯是自家的Cal.381。「若論此表於今天的市場價值,我可以說是無法估計!事關就連拍賣會也未出現過!曾有人出價$55,000要我出讓,但被我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