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出差回港,對市勢發展之速有點意外。雖然早前堅持看好,認為即將有大反彈,但今次升浪中的部署工作嚴格而言做得不好。首先是被短線市勢影響,低位為時雖長,卻因為走勢太弱,戰戰兢兢且戰且走下,入市不夠積極;其次是股份選擇方面,今次升浪中以藍籌作主導,筆者卻側重二三線,表現暫時遜於大市。
筆者其實頗有信心二三線稍後會回復勁勢,始終估值仍未算太盡,下一次業績期料繼續利好。藍籌早前的超賣情況遠超預期,令筆者也覺得失望,寧願準備進軍海外市場博美股及期指。
以基本因素而言,本地藍籌中大部份前景都有陰影,筆者只覺得已變身成悶股的滙豐(005)有吸引力,但今次教訓再一次證明,無論在跌市中投資者的看法如何淡,幾隻龍頭藍籌一旦反彈也會動力十足,所以也不用太過擔心不利因素。
理由當然簡單,說穿了不外還是衍生工具所主導,期指挾淡倉,便會買盤擴散至現貨市場,尤其近日滙豐波幅收窄,令其他重磅藍籌大上大落的情況更明顯。
因此這批大藍籌中長線難言利好,在衍生工具市場推動下大上大落,提供了頗多炒賣的機會。對估值有個底線,再依據市場氣氛臨場應變,便是對待這些股票的策略。由於估值應難以向上突破,主要是炒波幅,所以贏面相對較低。
筆者博了二三線,當然在現時不會自亂陣腳換馬去高追藍籌,投機與投資有別,失去一次短線機會亦非太重要,不過吸取教訓下,下次是應會把部份注碼調往藍籌。尤其是港股落後外圍的勢頭愈來愈明顯,將有甚長的時間差可利用,勝算相對可提高。如果回顧這一兩年的走勢,藍籌股走勢的循環是乾跌急升,整體而言則是向下,這種情況在經濟條件不變下應持續,所以絕對不愁缺乏投機的機會。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