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全球的焦點都放在中東的伊拉克之際,在另一邊廂的遠東,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亦令到南韓以至日本市場出現波動。雖然兩個危機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但兩者均揭示了同一道理:投資市場,往往危中藏機。
波斯灣戰爭以至911事件,都對環球金融市場造成重大的衝擊──政治前景不明朗,直接打擊經濟,影響投資市場的表現。當然,事後言智,何時低位買貨何時高位沽出,誰都能侃侃而談,但置身危機中仍能保持冷靜並審時度勢,又談何容易!不過,投資者要緊記,任何時候都不要過份樂觀或悲觀。股市無永遠升亦無永遠跌,最重要是認清基本因素。
「假如伊拉克危機和平解決,或美國迅速打贏,股市會反彈……」這個簡單道理,筆者不打算在此多講,反倒是遠東另一場政治危機的主角南韓,更加值得在這裏闡釋一下。
自北韓去年底宣布退出國際核不擴散條約後,朝鮮半島局勢就一直緊張。今年初以來,北韓先後宣布重新啟動核設施,又在最近試射導彈,動作多多,令南韓股市節節下挫,由去年上半年約900點的高位下跌至近日約500點的12個月低位,跌幅達4成。當然,股市下挫還有其他原因,包括政府收緊信貸、經濟增長放緩及外圍市場下跌等。
投資者須辨清楚北韓和伊拉克的分別──北韓國內經濟倒退,諸多搞作,其實是虛張聲勢,增加博取更多外國援助的籌碼,對環球經濟及安全並無太大影響力,極其量只對周邊國家如南韓、日本構成一些威脅。北韓一無石油,二無恐怖分子,美國早已表明不會出兵北韓,而朝鮮半島周邊大國林立,中國、俄羅斯、日本等,均會致力和平解決事件。
再看看南韓市場。在環球經濟充滿不明朗因素下,去年南韓GDP錄得6%增長,是亞洲區內增長強勁的經濟體系之一。增長主要來自兩個動力:理想的出口和強勁的內部需求。
由於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南韓最大的出口國,在中國經濟仍然蓬勃下,對南韓外貿部份仍有支持。若果中東戰事結束,美國經濟反彈,對南韓出口更有推波助瀾作用。
雖然南韓股市較去年高位大幅回落,但有兩個正面訊息:一是股市波幅下跌,由97年金融風暴時的50%下跌至現在約40%,長期而言,MSCI有可能將南韓列入已發展市場指數(DevelopedMarketIndex)內;其次是股市市盈率下跌至吸引水平,今年的整體市盈率為6.4倍。
經過金融風暴的洗禮,南韓政府對處理經濟危機已駕輕就熟,近日透過向當地貨幣市場注資16億美元,又計劃增加股票投資者的稅務優惠,以鼓勵長線投資,以及考慮透過減稅刺激經濟等,均顯示出南韓政府推動經濟發展的誠意。
投資市場總會存在未知之數,危機總會過去,機會並非常有,否極泰來的南韓市場,值得投資者考慮。
黃家樂 基金投資服務部區域董事
荷銀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