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必敗 - 王岸然

布殊必敗 - 王岸然

這個標題不是開玩笑,因為完全視乎你如何看待何謂勝,何謂負。不單是布殊,這場不義的戰爭一開始,美國人、美利堅合眾國,再與正義、和平、偉大這些名稱扯不上關係。美國以獅子搏兔贏了一場戰役,輸的一定更多。
筆者只能說布殊是個好大喜功、邪惡而幼稚的政客。但有怎樣的人民,才有怎樣的總統,全世界反戰也沒有用,六成美國人支持,還有精確計算下必勝的戰爭,相信會是事實。戰爭是人類非理性表現的一面,這一次是美國人的集體非理性表現,會惡果自嘗。
這場仗影響深遠,會有很多話題,筆者且從最現實的角度出發,就從「美國利益」為出發點討論一下。這一戰,全世界都為美國的單極超強下所出現的霸權懷下戒心。中、俄本來就有與美國對抗甚而是爭霸的歷史,這兩個幾十年前曾經一度是兄弟之邦的帝國再度親近,互助抗美,是美國的利益嗎?
本來與美國是血濃於水的歐洲,除了英國,相信也對美國這個獨斷獨行的盟友生了反感。歐洲有深遠的文化與先進的科技,其整體的實力不下於美國,這一戰對政治上所產生的負數,不可能對美國有利。
阿拉伯世界本由散居於沙漠民族的小王國所組成,宗教的認同強於國家。薩達姆政權一解體,南面佔六成人口的什葉派會親伊朗甚而要求合併,北面的庫爾德族連同土耳其內的族人會要求立國,這些變化美國管得了嗎?難道以為可以長期軍事佔領一個二千萬人口的國家,而不生麻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