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學發展一日千里,一隻小小的葵鼠也可協助不育夫婦夢想成真。本港五萬對不育夫婦現可借助葵鼠卵巢細胞培植生殖激素,重燃「三年抱兩」希望,亞洲首名(不包括日本)透過這種生物技術誕下的嬰兒於上月底在本港出世。主診的婦產專科醫生表示,女嬰非常健康,重約六磅。 記者:馮永堅
負責輔助女嬰出生的主診醫生何永超昨在記者會上表示,瑞士一間藥廠提供今次的生物技術,在健康人體細胞內抽出人類黃體激素、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及黃體酮激素三種生殖激素的基因,移植至從葵鼠所抽出的卵巢細胞內,再放在繁殖儀器內大量繁殖,最後從細胞抽出所需激素進行淨化,不育婦人可自行在家注射淨化後的激素,以增加每月排卵數目,從而增加受孕機會。
何永超解釋,新技術可增加不育婦女的排卵數目,由過往每次一粒增加至每次數十粒。何永超續稱,使用新技術成功懷孕率高達三至四成,較過往只注射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的機會率,增加百分之二至三。何永超說,現時本港有數十對夫婦透過新技術希望懷孕。
養和醫院體外科受孕中心監督梁家康表示,新技術能配合個別不育婦女情況而注射不同份量的激素。梁家康續說,婦女可在每月排卵期的日子,每日注射人類黃體酮激素及人類絨毛促性腺激素,以增加排卵數目;直至懷孕後,再可注射黃體酮激素增強胎盤發育能力。
此外,透過新技術誕下女嬰的梁太(假名)昨透過電話訪問時表示,鑑於結婚十年都沒有子女,遂於兩年前到診所檢查,發現丈夫的精子及自己排卵都有問題,最後透過新技術成功懷孕。「我𠵱家好開心,有時返工、行街都會笑咗出嚟。」梁太更呼籲不育夫婦要面對現實,勇敢嘗試新技術。
現時本港有六間公立及私營醫院、診所有採用由外國提供的生物技術協助不育婦女懷孕,公立醫院有威爾斯親王醫院、廣華醫院及瑪麗醫院,收費約四萬元一個排卵周期;私營則有沙田仁安醫院、養和醫院及位於中環的成功輔助生育所,收費則較公立醫院高,約六萬元一個排卵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