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氣氛讓人透不過氣

緊張氣氛讓人透不過氣

「西線無戰事,東南戰鼓催」,是土耳其今天的最佳寫照。美伊決戰不過是幾十個鐘頭後的事,在這場二十一世紀第一場大戰爆發前夕,準備從伊拉克北方鄰國土耳其發動北路鉗形攻勢的美軍,已在土耳其全速展開攻打伊拉克的工作──從海上、空中、陸路三路調動兵馬,美軍在Tasucu及Iskenderun港卸下海運的軍事物資,在Mardin、Diyarbrakir、Adana省的Incilik空軍基地,以空運的方式,將大量軍事裝備及物資運送到土耳其境內。雖然土耳其國會並未通過美國借路攻打伊拉克,但美軍早已視土耳其為美軍從北方攻打伊拉克的後方大本營。
由於美軍一旦攻擊伊拉克,地面部隊必定以M1A1及M1A2坦克為主力,而開戰後的後勤物資,全部是由Diyarbrakir或Mardin的唯一公路通往土耳其-伊拉克邊境,因此美軍先頭部隊特別到這條公路,視察當地的橋樑,查看路面能不能承受重逾六十噸的M1A1坦克開過,否則的話,地面攻勢就可能因橋樑無法承受M1A1的巨大重量而延緩。
Diyarbrakir一帶距伊拉克僅十五公里,機場上空是軍事設施,連新從德國調來的愛國者導彈也出現,精銳戰機F16則停在附近的機堡,緊張的氣氛讓人透不過氣來。

「不怕戰爭,這是我們的責任」
邊境附近的土耳其士兵也都到處可見,就連戰車的巡邏密度都較過去加強,幾乎是五、六分鐘就可以看到一部戰巡車。距離伊拉克邊境不遠的Habur地區的土耳其軍事訓練基地內,則到處可以看到土國軍方已經在加強軍事訓練,在問及值勤的士兵Dervis關於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看法,他三緘其口,只叫記者趕快走開;但問到對怕不怕戰爭,他則相當大聲的說「不怕打戰,這是我們的責任」似乎是說給上級聽的,顯示土耳其軍人已展開思想教育,灌輸土國軍人不怕戰、不畏戰的觀念。
《蘋果》記者 王炯華

土耳其直擊
DavidSmith﹙左﹚、王炯華﹙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