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會曲終人散,中共黨政高層的權力大換班到此完成。困擾傳媒多年的人事之爭終於揭曉,大小故事不少,但最值得回味的還是江澤民的進退。
人們看到,御用的選舉中,出現「吃相難看」的景象,反對(連棄權)江任軍委主席的有二百多票,反對(連棄權)曾慶紅任國家副主席的高達三百六十多票。同時,竟有三十六票在等額限制下,投給胡錦濤,要他當軍委主席。
須知這些出現在人大殿堂的異常票,必然來自知情和有思想的精英分子,百分比不高,其含義卻非同小可,外國傳媒也為之驚呼意外。
這一破紀錄的投票結果,證實了海外輿論對江澤民戀棧不退的報道與批評,在中共內部有可信的基礎,如果不是黨內的壓力和憲法的規定,可以想見,江欲保留的絕不只是軍權。
當局以國際形勢複雜求穩定,作為江留任軍委主席的理由,那麼,問題嚴峻的國內形勢,為甚麼不留任強勢總理朱鎔基?現在,第三代集體退場江獨留,並非眾人皆醉我獨醒,而是權力高度集中的獨裁體制令「一把手」可以逍遙於共識與規則之外。
那麼,未來五年,可以預期的是,胡錦濤、溫家寶必然匍匐在江的巨大陰影下,執行江的既定路線,不可能有多少創意,尤其在敏感的領域,最近廣州南方周末因發表李銳的言論而遭整肅就是一個信號。
而以鄧小平模式(重大問題要向他請示)交班的報道,便決非空穴來風,除軍隊國防外,外交、對台和高層人事日這些方面,新班子都得俯首聽命,江擁有的實際權力顯然將高於垂簾聽政的鄧小平。
金鐘(開放雜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