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昨天一再強調,他撫心自問從來沒有任何意圖避稅,只是因為他把公務及家事分開,以致在加稅前買車也沒有意會到利益衝突的問題,更沒有考慮到要向特首作申報。我們也希望相信梁先生的解釋,但從昨天公布的各項資料以及一些其他旁證看來,梁先生的解釋實在太牽強、太難令人入信了。
根據政府及梁先生自己提供的資料,梁先生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早在去年七月底已開始研究各項加稅方案,包括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到十月底預算案策略小組更已就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擬訂各項詳情,例如調高貴價私家車的稅率。而在今年一月十四日,也就是梁先生積極選購汽車期間,預算案策略小組詳細討論十八項增加政府收入的措施,包括汽車首次登記稅。從這些資料來看,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其實一直都在梁先生的計算中、都在他的加稅藍圖中;而在他積極準備選購汽車時,有關的內部討論只有更頻密、更詳細、更具體。偏偏梁先生對這些有關加車稅的討論毫不警覺、對大量有關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的資料毫不警覺,並完全忘卻了利益衝突的問題。像這樣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疏忽,怎能讓人相信是無心之失呢?
更應該注意的是,梁先生並不是剛剛投身公共服務的,他在回歸前固然長期擔任公職,在回歸後更成為行政會議成員,然後才出任財政司司長的。也就是說他對利益衝突的問題早該知道要避免、也該知道要申報。
怎麼這一回在一而再、再而三面對可能出現利益衝突的討論、利益衝突的資料時卻毫無反應、毫不警覺呢?這怎麼能讓人信服他今次加稅前買車只是無心之失、只是一時疏忽呢?
梁先生昨天強調,他沒有意圖避稅,他的操守及誠信也沒有問題。我們不想再在梁先生的動機或意圖方面糾纏,但從昨天公布的資料來看,從梁先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忽略利益衝突問題來看,梁先生的解釋固然難令人信服,梁先生個人的操守及誠信也難免受質疑。
在這樣的情況下,梁先生是否還有足夠的公信力擔任財政司司長、擔任香港的最高層財金官員實在是極大的疑問!
(圖)梁錦松昨日在立法會交代買車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