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議員公審梁錦松<br>「你係政府負資產」

立會議員公審梁錦松
「你係政府負資產」

雖然特首董建華企圖以一句「高尚情操」,力保偷步買車醜聞主角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毋須下台,但隨着政府公開更多內部文件,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梁錦松不但在買車前知悉會提高汽車首次登記稅,事後更力圖掩飾真相。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直言,按表面證據,已經「夠證據告(梁錦松以權謀私)有餘」。 記者:莫劍弦、羅偉光

【本報訊】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梁錦松偷步買車事件。多名議員猛烈抨擊梁錦松以「公私分得太開」來解釋多次未有申報加稅前買車一事,講法難以令人接受,議員形容梁錦松已變成「董建華政府最大負資產」,為了政府和市民,請他「應盡快喺財政司司長職位上消失」。

據資料絕非一時疏忽
梁錦松堅持自己因忙於制訂預算案,加上愛妻情切、急於買車,才會一時疏忽,他認為自己有犯錯,但決不是操守問題。
對於議員多次要求他在通過預算案後離職,梁錦松只謂:「我聽行政長官嘅決定,會盡心盡意盡力,為香港市民服務。」
為了應付今次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梁錦松特別準備了買車及制訂預算案的時間表,更特別獲特首批准,公開他在行會討論加汽車首次登記稅的內容。
但披露愈多資料,愈發現司長在事件上不是一時疏忽。譬如他在一月十四日開完預算案策略小組會議,討論加汽車首次登記稅,數日後買車時竟毫不察覺問題。

梁稱將私事公事分開
梁錦松也證實自己沒有在行會討論加汽車稅時,作出利益申報;更重要的是,他原來放棄了不只一次機會,申報買車事件。
面對這些疑問,連梁錦松自己也找不到答案:「從三月九日到如今,我不停反覆思量,為乜會變成咁?為乜會將自己陷入呢個局面?為乜我無由一開始就醒覺要避嫌、要避免畀人有利益衝突嘅感覺?為乜從去年十月底開始討論此稅項,有好多好多機會提醒我有利益衝突之嫌,我都會毫不察覺?為乜我在一月十八日買車之際,居然會唔醒起幾日前喺內部會議上討論過提高首次汽車登記稅一事?……為乜喺宣讀預算案時,及以後幾日,都冇意識出咗問題,而等傳媒嘅報道先發覺?」

梁錦松最後惟有以自己要照顧太太伏明霞來作辯解:「太太從鎂光燈前退下……身懷六甲,從天光直到天黑等住我返屋企。準備BB出生嘅事,買嬰兒床、尿布、奶樽等等,都係佢一手包辦,我冇時間為佢張羅。佢需要一部房車,方便BB出入,做丈夫嘅能力所及下,自然會順佢意思。」

被質疑沒能力當司長
梁錦松聲言,由於自己刻意將公事和私事分開,結果沒有將兩件有利益衝突的事拉在一起想,才會發生今次事件。
多名議員均表示,完全不能接受梁錦松的解釋,並要求他再次辭職。民主黨鄭家富質疑梁錦松是否有能力繼續當財政司司長:「你話公私兩忙,但畀人感覺係公私不分,咁點畀盤數你搞?第日你討論聯繫滙率時,一陣阿梁太又話要沽港元,你又話公私分開,咁點?」
職工盟李卓人形容在新證據下,梁錦松「水洗都唔清」;陳偉業不留情面批評梁錦松信譽破產:「你唔適合再做財政司司長,你已經成為董建華政府負資產,你咁想為市民服務,你最能夠為市民服務,就係盡快喺財政司司長職位上消失。」

客觀看證據夠告有餘
法律界代表吳靄儀坦言,為了要有效推動預算案,「係咪應該畀另一個人做(財政司司長)?」並要求特首將梁錦松涉嫌以權謀私一事轉交律政司處理。獨立議員余若薇形容看到政府新證據後,「個心都實埋……從客觀睇,夠證據告(以權謀私)有餘,換咗係其他低級公務員,已經採取行動。」

梁錦松以「公私分明」解釋未有申報買車的疏忽,但講法牽強未為部份議員及市民接受。圖為他昨日抵達立法會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