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我在1997年金融風暴一開始的時候就呼籲大家「清倉」,賣光股票,但在2001年發生911事件時,卻鼓勵大家奮身入市,購買股票,特別是購買受影響最嚴重的國泰航空(293)。
同樣是災難,為甚麼處理的方法不同?
原因是災難發生前,股市的旺衰不同。在1997年,港股在金融風暴發生前是處於歷史紀錄之高,股市永遠是升得高跌得重,金融風暴的出現會使到已經有利潤的投資者急急套利,這批人的套利行動肯定會繼續好一段時間,一直到股價低殘,一直到環境有變時才會止跌,所以,金融風暴發生時要盡快沽貨離場。
2001年911前夕的股市情況就不一樣,而且恰恰相反,2001年8月時,港股已經跌得很殘,當時的股市氣氛也是非常悲觀,人人認為股市已沒前途,因此,911的發生就使到股市產生「終極一跌」的作用,一跌到底,因此可以趁低入市,購買優質藍籌股,特別是那些因過度恐慌而急跌的股票,如國泰航空。
現在,香港股市就面對着美伊大戰的壓力,我們也許可以參考過去的情況,來決定是應該沽貨離場,還是入市趁低吸納。
2000年年初,恒指高達18000點,目前恒指僅及當年高點的一半,因此應該算是相當低價了。
從這個角度看,美伊大戰倒不是甚麼壞消息,當然,誰也不想看到伊拉克生靈塗炭。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