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筆者不相信梁錦松曾經在三月十日對董建華請辭,所以根本不存在信中所言的「高尚情操」行為;反之,董建華與梁錦松只是在編造故事,為你們的失敗行為補鑊,兩位皆沒有情操可言!
理由非常簡單,上周三月九日梁在官邸接見記者之時,完全沒有對辭職作過任何暗示,他以為交還十萬元已經可以解決問題,連道歉也沒有,怎會想到辭職這樣嚴重?翌日在政府總部,他再次強調的是無心之失,有疏忽,希望市民接受。到十日那一刻為止,他與董伯的口徑一致,是無心之失,並認為事件會淡化。
就算有口頭談及辭職,亦並非認真,以那一刻的形勢,他的確有可能大步跨過危機,何必請辭?但筆者也估計到星期一董伯所知的情況還是不盡不實。梁錦松以擠牙膏的手段處理危機,顯然是心存僥倖,犯的正是程介南的同一錯誤。當更多的細節爆出傳媒之後,進一步凸顯出他的不誠實。星期二爆出他一月中曾經被車行經紀問及加稅之事;星期三爆出避稅不是五萬而是十九萬;周末再傳出楊永強曾經在行政會議申報買車的利益,梁錦松是有意以權謀私,不是無心之失,已是彰彰甚明之事。
梁錦松已經是大勢已去,董伯這一刻還要把他攬上身,不惜編造一個阿松曾經請辭,接受批評之後肯認錯道歉,並有承擔地忍辱負重的「高尚情操」故事。可惜一切是那樣虛假、那樣落後於形勢、那樣人治。筆者會說董伯的確是有情義的一個老好人,但就益覺梁錦松這個花花公子是何等無能、厚顏與令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