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選擇參數要有理據

理財智慧:選擇參數要有理據

最常用技術指標分析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利用移動平均線相交訊號。例如利用一條短線移動平均線(即所用的參數日數較細),加上一條長線的移動平均線(所用的參數日數較長),再憑長與短的移動平均數相交,以決定入市或出市的時間。
這種移動平均相交的買賣系統是很常見的。問題是,計算移動平均數的日數愈短,買賣訊號便會愈頻密,而其中出現錯誤的買賣訊號便愈多;相反,計算移動平均線所用的日數愈長,出現買賣訊號便愈少。投機者及專業交易者(Traders)都希望系統所給予的買賣訊號不要太少,否則日日坐在大利市旁發呆,是會很悶的。因此,怎樣選取計算移動平均數的參數,便成為一個學問。
選擇合適的參數,可以是找些有「理據」的日數。例如五天代表一星期、二十天代表一個月、250天就代表一年的數據。假設計算移動平均數的上限為250天,那麼利用兩條移動平均線相交的參數組合,就會有六萬個以上的組合(由2天至250天),要找出合適組合,並不容易。
所謂優化參數的工作,其實要進行模擬(simulation)的工作。利用股票的歷史數據,把數據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就是計算最佳的參數。例如由組合2-3(2天及3天移動平均線)試起,試到249-250(249天及250天移動平均線)為止。跟着移動平均線相交點買賣,看看哪個參數組合能賺取最多盈利,再選取模擬賺錢最好的參數組合。之後再利用剩餘下來的數據,再考驗其賺錢能力。
這種把歷史數據分為內部樣本(InSample)及外部樣本(OutSample)的模擬測試,就是最常用的買賣指標參數優化方法之一。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