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財務分析理論中,會把公司的獨有風險(FirmSpecificRisk)分為兩個部份:首部份叫做「商業風險」(BusinessRisk);另一部份就叫做「財務風險」(FinancialRisk)。投資之時我們需要同時考慮兩者的風險。
投資股票是要冒風險的,因此投資之時便要考慮股票能帶給你的回報。通常在股票回報之中,會有一部份叫做風險溢價,就是投資者承擔風險的同時,所要求的合理回報那部份。如果公司風險愈高,風險溢價便要相應提高。
正因為投資股票要冒風險,因此,先認清有哪些風險是不能避免的,然後才再衡量合理的風險溢價。公司獨有風險,就是衡量公司風險水平的其中一個部份。例如公司是從事地產的,那麼與公司有關的獨有風險,就是地產行業的商業風險。如果地產市道良好,樓宇買賣交投暢旺,公司盈利便得以維持,風險亦較小;相反,假若市道不振,發展商建成的樓宇又賣不去的話,對於地產公司來說,便會存在很大風險。只要公司一直都是從事地產業務的話,這種行業風險便不能消除,這種就是商業風險。投資者投資在這類公司之時,便要首先考慮。
財務風險又是甚麼呢?公司要資金發展業務,融資方式最少分為兩種,分別為股票融資及債券融資。如果選擇以債券或借入貸款作為融資手段,公司的債務比率(DebtRatio)便會提升,加大公司的風險。而因為借債而提升了公司風險的那個部份,就叫做「財務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