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聽聽中產心聲

請聽聽中產心聲

民主黨主席
楊森

自從財政預算案公布後,輿論及公眾普遍認為預算案針對中產人士加稅,雖然財政司司長對此否認,並認為有關意見只屬「觀點與角度」的分歧,然而根據政府的預測,提高利得稅稅率只增加約三十億元稅收,相反,薪俸稅的調整卻增加近六十八億元,顯而易見,中產人士承擔了大部份加稅的比例。事實上,根據加稅建議,月入二萬元至八萬元的中產家庭,稅款增幅達二至五成,其他如供樓利息免稅額亦由十五萬減至十萬,直接加重供樓人士負擔,對負資產人士雪上加霜。

加稅令民怨愈深
根據民主黨最近一項調查,中產人士是對預算案最為不滿的一群,近六成半受訪者在預算案公布後,對香港經濟前景信心下跌,亦有近七成一受訪者表示,憂慮預算案會拖慢經濟復甦。中產人士現時普遍面對負資產、收入下降、工作不穩、負債等問題,無論家庭或工作均面對沉重壓力。有與會人士更指出,由於受到負資產問題困擾,不少朋友已無打算生兒育女。

預算案大幅增加薪俸稅無疑是對中產人士落井下石,面對稅收進一步加重,中產人士惟有從開源及節流兩方面着手。然而,開源其實甚為困難,因為本身工作時間及壓力已大幅增加;節流方面,惟有再進一步勒緊褲頭,將開支盡量壓低。連較具消費能力的中產人士都大幅縮減開支,本港的消費市場之慘淡可想而知。通縮一旦加劇,本港經濟增長必然受到影響,惡性循環下,政府收入未能達至預期,加稅壓力將進一步增加。政府定下○七年前解決財赤的死線將更難達成。
過往,中產人士一直為社會穩定的中流砥柱,在經濟蓬勃的香港發展事業,培育下一代;自從回歸後,穩定的工作與優厚的收入早已失去,反而飽受負資產問題蹂躪,最令人沮喪的是,中產人士以致整個社會看不到前景,無論本港經濟的發展方向,個人事業的發展,以致對於子女的教育都失去信心。
預算案的加稅建議,其實並非單純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不少人士指出行政長官未獲民意授權,且政績令人失望,市民無法透過政府更替重建信心。政治上的無力感,加上經濟持續不景,造成民怨愈積愈深。因此,開放政治:例如全面普選立法會及行政長官,將可重新凝聚港人,消解民怨,大大化解香港的政治困局。

「折墮論」火上加油
面對中產人士的怨氣沸騰,政府不但未能有效疏導民怨,財政司司長反而火上加油,一面向中產大幅徵稅,一面提出「折墮論」,令中產人士對政府的不滿及反感推至白熱化。中產人士在社會上一向屬於沉默的一群,但忍耐不是麻木,民憤不斷累積,未能疏導,終有爆發的一天。不少中產人士近日主動聯絡民主黨,要求盡快舉行中產大遊行,讓中產人士表達對財政預算案的不滿。事實上,中產人士雖然不少為專業人士,但一直缺乏跨界別的組織力量,因此,民主黨決定為中產人士舉辦大遊行,讓中產人士向政府表達不滿及具體訴求,紓解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