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國和西班牙三個主張攻打伊拉克的國家舉行峯會前夕,法國、俄羅斯、德國試圖力挽狂瀾,上周六晚發表聯合聲明,暗示願意為縮短武器調查時限作妥協。美、英據報卻會在周四或之前發出最後通牒和開戰。
法、俄、德在聲明中,指「在目前情況,沒理由放棄武檢進程而動武」,三國在中國支持下,已提議一系列伊拉克解除武裝的主要任務,及制訂一份「更緊迫的時間表」。
聲明又建議安理會周二收到武檢團工作計劃報告後,舉行緊急外長會議,就這兩方面磋商。
法國總統希拉克原本要求延長武檢工作多一百二十天,但到周日態度有變,支持為武檢設下三十天限期。不過,美國副總統切尼隨即反對,指多給伊拉克三十天或六十天時間也無濟於事,並說喬治布殊將於「未來幾天作出非常困難而重要的決定。」
主戰的美、英、西三國領袖在葡萄牙有「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之稱的阿速爾群島舉行峯會後,將在本港時間周一凌晨兩時半召開記者會。白宮形容峯會是三國為外交游說盡最後努力,但東道主葡萄牙總理巴羅佐表示,三國尋求安理會表決主戰新決議案的機會「微乎其微」。《紐約時報》指峯會難望有「外交突破」,只是對外表明在美國總統喬治布殊授權動武前,「三國領袖積極探究其他選擇」。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更引述高級官員稱,首相貝理雅已下令內閣準備在周一召開緊急會議,正式通過採取軍事行動,他和喬治布殊將在周一或周二發表電視講話,跟着給武檢人員和外交官等二十四小時撤走,多名軍官預期周三或周四就會開戰。
《星期日泰晤士報》引述美、英官員的報道,指兩國日內會向伊拉克總統侯賽因發出的最後通牒,「要不便離開伊拉克,要不便在本周內面對戰爭」,會多給他幾天時間流亡。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