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食古不化重蹈覆轍

國際視野:食古不化重蹈覆轍

從日本企業破產數字急升,人們對日本一眾銀行目前之處境已可知一二矣。
根據獨立研究公司帝國資料庫透露的數字顯示,2月份日本破產公司共錄得1586家,涉及欠債總額達1.5萬億日圓(約1000億港元),數字比1月增加25.8%,與去年同期比較則增加20.6%,環境如此惡劣,又怎不教人擔憂?
正如本欄早前所指,日本銀行業所面對的壞帳危機,恍如掉進了螺旋陷阱中,難以自拔,難怪周前日本最大銀行瑞穗擬發行總值1.11萬億日圓(約733億港元)之優先股,在無人問津之下,被迫宣告取消。

日銀行業不知悔改
可是瑞穗明顯心有不甘,管理層隨即硬着頭皮四出游說本身客戶包括日立、日本鋼鐵、大型生命(保險)集團等3500家公司支持,購入這批優先股,行動不無給人感覺是,日本金融環節根本沒有從痛苦經驗中吸取教訓,向自己客戶要錢,豈不是又在搞甚麼「交叉控股」之把戲,若有甚麼「冬瓜豆腐」,你說怎麼辦?
無疑日本銀行業呆壞帳龐大至深不見底,官方統計數字估計約為55萬億日圓(約3.5萬億港元),但按照民間機構推測,數字可能高達官方發表的4倍,如此天文數字,試問日本一眾銀行之資本充足比率,又怎能達致國際結算銀行(BIS)要求的8%?面對財政年度快將完結,無怪乎瑞穗要採取「士急馬行田」的策略者也。
然而瑞穗這種食古不化、罔顧大局之態度,實有違日本政府痛定思痛後,決定揮慧劍「解結」之主旨。如果政府讓這類三角戀(政府、商家、銀行)之關係仍然糾纏不清地下去,再不按自己的角色、本子辦事,日本真是……!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