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經紀K講「水盡鵝飛」與「水靜河飛」,左丁山寫咗兩篇,估唔到因此一日之內收到二十幾封讀者電郵,由學生以至博士都寫嚟,可見讀者興趣之高。
呢兩三日,左丁山都有上網找資料,搵到一啲料,而讀者送到嘅資料,亦大致雷同。謹此多謝各位。經二十幾位讀者提醒,配合網上資料,香港人口頭講咗幾十年嘅口頭禪「水靜河飛」,雖係約定俗成,實在係口頭傳播之誤。呢句話有下列出處:
(一)元代關漢卿《望江亭》雜劇第一折:「你休等得我恩斷意絕,眉南面北,恁時節『水盡鵝飛』。」
(二)元尚仲賢《柳毅傳書.楔子》:「我則為空負了雨雲期,卻離了滄波會,這一場抵多少『水盡鵝飛』。」
(三)《殺狗勸夫二折》:「可不道一部笙歌出了隨,抵多少『水盡鵝飛』。」
(四)《雲窗夢四折》:「我則道地北天南,錦營花陣,偎紅倚翠,今日個『水淨鵝飛』。」
(五)《雍熙樂府(四)點絳唇》:「怕不到瓜甜蜜就,少不得水淨鵝飛。」(以上詳見台灣名作家張曉風因訪問中文大學而寫嘅《河飛記》。)
以上幾種版本,相信已有足夠權威性,以後毋須再拗;呢句話係元朝雜劇語言,點解流傳到廣東話之中呢?大概冇人研究呢個問題,亦間接證明廣東話甚有古風,大有文化,絕非粗鄙。寫到呢度,收到《壹週刊》文稿編輯吳純忠嘅傳真,講「水盡鵝飛」出處,見諸佢本書《有的放矢》,多謝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