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利益衝突調查不能草草收場 - 盧峯

蘋論:利益衝突調查不能草草收場 - 盧峯

就在立法會準備就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買車避稅召開特別會議之前,就在立法會議員準備進一步研究及了解買車避稅事件的前夕,特首董建華先生突然在上周六公布他譴責梁先生的聲明,並透露梁先生曾向他請辭,不過已被他成功挽留。

須將事實展示公眾
我們不知道特首及梁先生這次把請辭行動張揚背後有甚麼動機,但我們認為立法會議員不應受有關行動影響,而應該做好議員監察政府的工作,對事件的始末窮追猛打,必要時甚至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以確定梁先生的過失及錯誤性質。
為甚麼在特首發表批評梁先生的聲明後,我們仍認為立法會該積極追查事件呢?因為事件涉及的是政府最高層官員的操守及誠信、因為事件涉及的是整個特區政府的公信力及形象;像這樣重要的事件既不應該草草了事,也不能只由特首或特區政府包辦,而是必須透過公開、公平的程序,讓事件的始末經過及關鍵事實展示在公眾眼前。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平息公眾以至國際社會的疑慮,只有這樣才能免除任何包庇的情況。
事實上從過去幾天公布的資料來看,公眾對梁先生究竟何時開始研究增加汽車首次登記稅、何時決定增加首次登記稅依然不清不楚,再加上有不少政府以外的人士包括車行職員提供大量的相關資料,令事件更複雜、更難以確定。在這樣的情況下,怎可能草草下決定、輕率的作出結論呢?更何況梁先生在過去一星期以來態度持續在變化,從不願承認錯失、到承認無心之失、到承認違反問責制官員守則甚至請辭,這樣的轉變是因為資料對他愈來愈不利又或是他對問責制官員守則有不同的認識實在很需要弄清楚。在這些疑問未澄清下,怎能輕率對事件下結論,讓事件告一段落呢?

望立會能撥開疑團
我們認為,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先生是否該因過失而辭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透過公開、公平的程序把事件的始末弄清楚;只有在事件的始末弄清楚後,才能恰當的確定過失有多大、才能恰當的確定該如何追究梁先生的責任。
我們期望立法會今天的會議能成為撥開疑團的第一步!
﹙圖﹚梁錦松是否該因過失而辭職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透過公開、公平的程序把事件的始末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