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對弈:梁錦松將步程介南後塵 - 王岸然

政法對弈:梁錦松將步程介南後塵 - 王岸然

愈來愈感覺到梁錦松是時候向董伯一報知遇之恩,鞠身下台,為問責制開啟一個好榜樣的時刻。換一個說法,阿松還可以苟安其位下去嗎?還有希望在四年半後接特首的班嗎?說真的,他還有何能耐與把握,可以得到港人的支持與同情,重建他的接班人地位?走吧,時候已經到了。

王岸然

他主動求去,事件可以了結。他不走,廉政公署就有責任進行一次徹底的調查,調查的規模不能小於當年對程介南所進行的所謂「五百萬元調查」,只要表面證據成立,例如他的財政預算案的初稿是寫成早於他買車的一月中,又或是這時間之前他已經與下屬、顧問討論過開徵汽車稅的可能性,這都是大有可能的事,亦足以初步證明他有以權謀私,提早買車避稅的動機,則廉政公署與律政司就沒有不將事件交由法庭裁決的理由,否則就是偏幫,就是破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司法公義,梁愛詩已經因為胡仙案承受了沉重的打擊,留下不能磨滅的污名,要她再來一次,也不公平吧!

律人民嚴律己寬
不是筆者沒有同情心,喜歡打落水狗,而是對政治人物苛刻,是評論者應有之義。
松哥自己的位置,要以解決財赤的大局為重,他又何曾對苛捐雜稅之下受苦的市民,表現同情?筆者一年之前已經提醒他要公私分明,不要利用特權,搞有特權色彩的松霞之戀?他何曾理會這些忠言?他總不能以為自己有權律人民嚴而律己寬吧!

他若然死撐到底,任令司法程序開展,若事件在法庭糾纏,筆者不奇怪他可以因為疑點得益而免罪,但這對特區政府的傷害又何其深重,他又表現出何其自私?撫心自問,以松哥的聰明,聽不到他的團隊同志有何有力的支持說話,只有田北俊的冷言冷語,還有董伯的不滿之言,再支持下去就不是有勇氣與承擔,而是面皮厚與無風範,再加上僥倖之心,希望經濟會神奇地好轉,港人會忘記他的過失,再擁護他接任下屆特首,可能嗎?

享受特權滿足感
再三細想事件本身,他的錯失是不可思議的。舉一條筆者熟知的法例為例,據《證券(利益披露)條例》,上市公司的董事對任何有利益衝突的事情,都有主動公開披露的責任,否則後果嚴重,那是兩年監禁的刑事罪,更因此而永遠被視為不適合出任上市公司及銀行董事等職位的人選。對曾在大機構出任高職的人而言,利益衝突的情況若處理不善所帶來後果的嚴重性,都是知之甚詳的,亦所以說松哥因為未當過官而對這方面的警覺性不足,是說不過去的!

唯一解釋,是他當了官之後,大權在手,充份享受到特權所帶來的滿足感,所帶來的飄飄然,令他不自覺地失去了警覺性,視一切為理所當然。那麼,他亦要理解,他的預算案為市民帶來苦況,他兩年來的無能令港人水深火熱,無處出氣,他一成為落水狗,不但無人同情,反而人人追打,亦是理所當然的了。
除了接受現實,主動下台,松哥你還可以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