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雙方經過多次外交斡旋後並未取得任何進展,在一片反戰浪潮下,要安理會通過授權攻伊,差不多是沒有可能的事。由於任何途徑繞過聯合國框架發動的戰爭,將不被國際間所認同,美英雙方迫於無奈地要一再延遲新決議案的投票。到了現階段,美英開始要小心衡量堅決開戰的後果,如果一意孤行,將會造成國際間的分化,更有可能被孤立。只為求伊拉克石油而開戰的代價不輕,相信布殊已體會後果嚴重,可否找到下台階,成為「會否開戰」的關鍵。
由於戰事最終有可能以和平方法解決,主要股市上周出現近半年以來最大的反彈,後市能否進一步造好,要視乎美英雙方會否冒險開戰而定。此外,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亦令人擔心,市民消費信心跌至12年前水平,企業投資裹足不前,本周二聯儲局會否減息成為市場另一焦點。
部份當地分析員更預測,夏天前會有0.75厘的減息空間,但筆者認為減息的機會只有一半,因現時的經濟問題大部份是由戰爭問題所導致,如能和平解決,當能刺激企業加速開始新投資,自然會帶動經濟增長。格老現時沒有迫切需要作出減息決定,就算減息,效果亦會如先前數次一樣不理想,不如繼續觀察為妙。
港股及經濟受外圍影響未見起色,政府新財政預算案推出後,換來市民的不滿,增加了對政府的怨恨。
政府估計02/03年度財赤高達700億元,為取悅評級機構,免受到評級被降,迫於採取較進取預算案,苦了普羅大眾。加稅削福利,對中產及弱勢社群帶來一定負面影響,評級機構雖予預算案正面評價,但能否有效滅赤,仍抱懷疑態度。
標準普爾政府評級副董事周彬有以下結論:「本地貨幣評級展望能否向好調整,則視乎財政預算案的措施能否順利通過,以及預算案中的財政指標能否達成。」顯示出對港府的能力有所懷疑,要一段日子的觀察才可下定論。由此看來,政府此份預算案既不得港人認同,亦未能取悅外人,實算失敗。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