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語:大派股息未必好事

投資新語:大派股息未必好事

恒指由去年年底9300點輾轉跌至上周最低8750點,跌約6%,雖然表現遠較歐美股市下跌超過1成為佳,但從每日成交額下降至平均只有50多億來看,表現「雖佳」但仍未足以吸引投資者入市,相信主要原因是市場之預期回報仍未達到投資者要求,尤其是現時隨時有開戰的機會,加上美國經濟因素仍然是全球股市的焦點,港股要轉勢似乎並不容易。
大市仍處於下跌期,市場上的投資策略通常分為3大類,分別是離場觀戰、選擇波幅較細的股份及選擇高息股。傳統智慧告訴我們,在大市欠明確方向下,最好的策略就是離場隔岸觀戰,一來可避免承受下跌所帶來的風險,二來又可待股價回落後,以「更抵」的價格購入更多股份,所以一般投資者都會在跌市中把部份資金抽離股市,直至市況轉為穩定才會返回市場,這種投資策略算是一種較主動的投資方法,彈性亦會較大。

可能有礙長遠發展
不過對於一些基金經理來說,即使大市下跌亦不可以利用這種「主動」的投資策略,原因是大多數的基金都有一個規定,手上所持有的現金不可以高於整體資產的某個百分率,所以當大市下跌時,便會見到有大量資金流向一些跌幅較細的股份,其中公用類別股份更成為這類資金的避難所。另外,在市場資金緊絀的年代,部份企業明瞭到有部份較進取的投資者在跌市下的「投資規則」是以高息為主,於是便利用派發高息來吸引該批資金。
筆者認為,在淡市下選擇高息股並不是最好的投資策略,主要是企業大派股息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企業若把內部資源作為派息,並非用作業務發展,可能是反映該企業不看好行業的前景,又或者是管理層為了維持短暫的股價水平而放棄較長遠的發展,若果未來需要重新集資發展的話,成本會上升之外,在攤薄效應下反而對股價有更大壓力,所以,兩種情況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均不是一件好事。
鼎康御泰證券研究部副經理 彭偉新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