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梁錦松將應邀到立法會之政制事務委員會,為其搶先買車,徇私避稅之醜聞辯解。但即使他於答問時破綻頻生,只要咬定純是無心之失,亦會有驚無險,大不了一句道歉,就可敷衍了事。
立法會內保皇一族當道,小圈選舉議員穩居多數,恍如一台投票機器,逆民意而為權臣阿松保駕,可謂易如反掌。說到底,以炒作金融起家之財爺,亦確實躬鞠盡瘁,為壓搾盤剝普羅大眾之財政大計操盤綢繆,罵固然要循例做足,忙總是不得不幫到底的。台前罵聲愈響,則幕後訛詐愈是有力,憑私相授受而來之利益更易到手!
大家只要看看董建華於醜聞曝光後公開表態,明是薄責,實則挺松,竟以一時大意,敏感不足為之開脫,聲言此乃小事一宗,拒絕委任以獨立調查委員會跟進追究,有責不問,荒唐之至。而一眾權貴亦隨此調放言高論,附和一輪,就知救松聯盟已具雛型。因此,立法會若要成立專責委員會徹查此事,已是難關一道,就算此關可過,待得調查完畢,到正式表決如何向阿松問責時,亦會一如既往,重演梁愛詩、路祥安等醜聞之活劇,為眾詬責之財爺由一眾保皇議員全力護航而安然無恙,憑小眾操控、歪曲民意之橡皮圖章蓋印放行。
問責高官以權謀私,抵賴不認,竟毋須引咎負責而受袒護過關,立法會將又再成為權者強姦民意之場所。大眾沉默,何以制止劫貧濟富之財政預算案,以至扼殺人權之「國安條例」將會接踵而來,民間滙聚力量,合力為民主民生抗爭,此其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