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海關前年與美國司法部聯手偵破販毒案,美國司法部派卧底假扮買家,在港向三名巴基斯坦漢洽購海洛英,警方在機場拘捕三人,起獲接近兩公斤海洛英。三人否認一項串謀販毒罪,陪審團昨日一致裁定罪名成立,法官判各被告入獄二十四年。
暫委法官賴磐德相信三名被告覬覦香港沒有死刑,才選擇在港兜售毒品,若在其他東南亞國家犯案,失手被擒可能被判死刑,因此需要重判三人。
法官更特別斥責次被告,指他在當地是執業律師,卻在港販毒,令其專業資格蒙羞。
三名被告依次為MuhammadHaji,四十歲,商人;MuhammadRiazKhan,三十五歲,律師;及MuhammadSaleemMainKhan、三十六歲,商人。控罪指他們於○一年十一月,串謀販運一千九百五十六克海洛英。
根據案情,案中卧底是美國司法部緝毒處調查員,案發時假扮買家接觸被告,並假意要求驗貨約會他們,被海關人員當場拘捕。海關在他們隨身行李箱中,搜出涉案共重逾一點九公斤海洛英,市值逾一百六十萬元。
案件編號:HCCC16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