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終須一戰 - 李怡

李怡專欄:終須一戰 - 李怡

美國攻伊,看來終須一戰。目前只是看是否得到安理會的背書而已。
上星期五,美國總統布殊在記者會上說,無論是否獲得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美國也要對伊拉克動武。但這樣做,連英國也礙於國內民意與反戰政治勢力的強烈反對,而無法跟從美國。英國希望美、英提出的要求伊拉克必須在三月十七日(下周一)前解除武裝的新決議,在安理會獲九票支持,即使最終被常任理事國否決,至少也可以說已獲多數支持了,那時就算不管決議案被否決而開戰,也勉強講得過去。
原定安理會在本星期二表決,但為了避免議案被封殺,美國把原訂表決的時間延後,好讓英國有時間進行斡旋,以爭取足夠的支持票數。為此,有關要求伊拉克解除武裝的期限據悉也會延至三月二十一日。
開戰的緊張氣氛,獲得幾天的緩和。
安理會的表決程序是:主席先叫支持本案的舉手,然後再叫反對的舉手,最後是棄權的舉手。
如果在叫支持者舉手時,得不到九票支持,那就不須要進行第二、第三次舉手了,因為這意味議案已被否決。
法、俄兩國,希望在不得已時,也就是議案獲九票支持時,才使用否決權,因此要盡力阻止其他理事國支持提案。
目前十五個理事國中,明確表示支持美、英新決議案的,有美、英、西班牙、保加利亞四國。法、俄、德、中和敍利亞不會支持提案,這些國家可能反對,也可能棄權,總之在第一次表決時不會舉手支持。剩下來六個國家,日前共同提議給伊拉克四十五天期限解除武裝,即等於將三月十七日的期限延長一個月。這提議已被白宮發言人弗萊舍斷然拒絕。六個國家中有三個是非洲的法系國家,它們是安哥拉、喀麥隆和幾內亞,法國外長已前往這三個國家拉票,主要是爭取它們棄權,棄權即表示在第一次表決中不舉手支持,實際上等於反對議案了。
三國中的安哥拉已表示棄權。此外,巴基斯坦也表示會棄權。若這兩國棄權,美、英就湊不到九票,法、俄也不必投反對票否決了。若美、英湊到九票,法國總統希拉克已公開在電視訪問中表示,法國會投反對票否決。這表示法國已無轉圜餘地。俄國則由外長伊萬諾夫說:如要表決,俄國將投否決票。俄國看來也不會退縮。至於中國,既有法國當了否決的急先鋒,中國也就樂得不得罪美國。在第二次表決由法國投反對票後,也就毋須進行第三次的棄權投票了。
因此,無論美英能否在安理會獲得九票支持,新決議案都是無法通過的。目前只是若爭取到九票,英國會比較有理由出兵與美國一起作戰吧了。
但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已在星期二說了:英國能參加作戰,當然好,若不參加,美國也會單獨進攻伊拉克。開戰的時間,大概在三月二十一日前後吧。

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