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一面努力進行斡旋及游說安理會成員支持攻伊,一方面加強在伊拉克左鄰右里增兵部署,有消息傳出,態度強硬的法國似有軟化迹象,放風說歧見可以收窄,即是有得「傾」,倘如是則戰事一觸即發,但怎樣打、打多久、打完後(美英策略)又如何,作為局外人根本無從估計,更遑論甚麼投資計劃?
當然世事無絕對,通常有「危」有「機」,君不見聰明的投資者早已棄股從債、從金、從滙或從房地產,先撈它一筆,總好過在等運到,或眼巴巴見手上的股票有如水瓜打狗──無了一截!
不過不是人人喜歡或可以投「機」,例如某些基金和保險公司這類機構投資者,不是轉身困難便是被條例縛死而動彈不得,然話明是長線投資,惟有等時機重整投資組合,但是最令他們懊惱的是自2000年3月科網股泡沫爆破後,美國接二連三發生事故。
2001年的「911」事件,2002年則揭發企業會計醜聞,無論是發財神話破滅,抑或恐怖襲擊活動,甚或是公司管理層、專業人士、金融惡霸等之誠信和操守,都教投資者大失所望,他們由貪心變恐懼、恐懼變痛恨、痛恨變無奈、無奈變灰心。
在美股節節敗退帶動下,過去3年全球主要股市全面急挫,本來經過3連跌後,投資者以為可以喘定,部份更開始物色獵物(股票),可是美國劍拔弩張,攻伊勢似事在必行,然又要顧存面子一拖再拖,因為未能速戰速決,企業便遭殃,除無法作出投資部署,還須捱因高油價、高保費所帶來的昂貴營運成本,某些員工福利又不能削減,盈利前景如何已可見一斑,試問股票又怎買得落手?還是等真正開火後再部署入市吧!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