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ELI可視為高息票據EquityLinkedNotes(ELN)的「平民版」。因一直以來,ELN只供專業或機構性投資者買賣,投資額最少百萬元以上。
事實上,兩者的回報和風險計算方法相同,同樣是在買入後,假如於投資期內,掛鈎正股的價格上升,又或跌幅小於預先協定的價格(行使價),投資者便可獲取高息;相反,若正股價跌破行使價,投資者將會被迫接貴貨。
補充一點,雖然上市ELI和場外ELI屬於同一類投資工具,但英文全名卻有少許差別──上市ELI稱之為EquityLinkedInstrument,而場外ELI則是EquityLinkedInvestment。此外,香港交易所已把「上市股票掛鈎票據」(即上市ELI)簡稱為「息股證」,投資者不要誤以為是其他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