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昨天正式公布放寬內地專才來港計劃的詳情,讓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可以各自按本身的業務需要輸入內地專門人才,並取消了以往所定下的多種限制,包括配額的限制。我們認為隨着香港跟內地經濟關係愈來愈密切、隨着內地市場持續發展,香港的確有需要爭取更多熟悉內地市場運作、更多熟悉內地經營情況的人才來港,以增強香港作為亞洲區商業中心的地位。因此,新的輸入專才計劃是值得支持的。
應該看到,中國經濟在多年迅速發展後已成了一個體積相當龐大的經濟體,即使未來幾年經濟增長未必能像過去幾年那樣驕人,中國依然會是亞洲區內商機最蓬勃的國家;香港要在這些商機中分一杯羹、要繼續爭取國際企業以香港為地區或中國區總部,除了繼續維持及鞏固原來的制度優勢包括資訊自由、獨立公平的司法制度外,吸納更多內地專才同樣是極其重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企業更容易在香港處理中國的商貿事務、才能讓企業更容易透過香港開拓及管理在中國的業務。
而且正如著名經濟學家PaulKrugman在"GeographyandTrade"一書中指出,一個城市或地區要成為某行業的中心,便必須滙聚有關行業的人才,以形成一個廣大的人才庫;這樣不僅讓企業更容易招聘合適的人才,也可以大大增加行業的流通,令相關的資訊、技術傳播的更迅速,從而令該城市或地區繼續保持競爭優勢,不容易被其他城市取代。香港既然要成為中國的重要商業中心、既然想繼續成為國際企業進軍中國市場的中心,怎能不積極建立熟悉內地環境的人才庫、怎能對內地專才作出不必要的限制呢?
有些人憂慮增加輸入內地專才可能影響本地專業人士及大學生的就業機會。
我們認為,這樣的憂慮是不必要的,因為內地專才跟本地專業人士不是互相替代的關係,而是互補不足的關係,故此內地專才不會奪去本地專業人士飯碗的;事實上香港現時也有大量海外專才在港工作,可本地的專業人才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威脅,那為甚麼要害怕內地專才會衝擊本地專才的就業市場呢?更重要的是,人才的滙集及人才相互間的競爭將令香港的商業服務更具效率、更有競爭力,這將有助吸引更多企業選擇以香港為營運基地、營運中心;到時候帶來的職位、工作機會不是更多更好嗎?
﹙圖﹚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指出,輸入內地專才有助促進本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