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不食「民」間煙火!

長官不食「民」間煙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黃 洪

尊貴的長官們,你們近日的言論,顯示出你們生活在雲端深處,只懂得用望遠鏡來視察市民生活,只懂得用自己的意志去管治香港。你們不知市民水深火熱!不識民間疾苦!近日無論是草根百姓以至中產階層均怨聲載道,民怨沸騰。市民並不希罕你們一而再的道歉,市民要的是長官們真的能與大家同呼吸、共患難,而不是市民折墮,長官風流。
長官說:錢不會由天掉下來,亦不會由樹生出來。我們當然知道,錢是我們市民辛辛苦苦,胼手胝足掙回來的。長者們為香港修基建、建高廈,為香港工業發展付出青春、汗水和健康。在年老體弱的時候,基層長者唯一可以得到的是「輪籌三個鐘,睇醫生三分鐘」的公立醫療。
有多少個長者能有幾十億、幾百億、幾千億身家?只有上天才曉得。但估計不少長者有十萬八萬的「棺材本」;不過,這是他們千辛萬苦,省吃儉用儲蓄起來,作為生活最後的保障。然而,這小小的一筆血汗積蓄也令到他們不符合資格申請醫療減費。長官,這合理嗎?

政府浪費鋪張不改
長官又說:「財政預算案,是一份要大家犧牲的預算案。」為了應付財赤,香港人早有加稅加費的心理準備。但中產們心裏硬是不服氣,為甚麼他們的邊際稅率要加得最多,為甚麼不是大財團大商家要負擔更多。更不服氣的是,政府浪費鋪張之風仍不改,就先來向市民的口袋裏打主意。
面對流出大海的東江水、起了又拆的短樁公屋;市民不是不願意犧牲,而是不願意成為犧牲品。長官,你明白嗎?
長官說:「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期後又澄清這並非針對香港人,只是指樓價有上必有落,泡沫經濟必定爆破。看來長官善用辯證法,善於分析事物矛盾的對立與統一。所以他在公布預算案開首時宣稱的:「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原來只是說這是黎明前的黑暗;而不是指民怨沸騰,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將會捲土重來。

冬天確實來了,但市民仍看不到春天的氣息。有三百億的平衡要靠經濟復甦,但我們看不到有甚麼落實振興經濟的辦法;何況二百億的加稅只公布了一百四十億,還有六十億的加稅計劃會在隨後有需要時出台。

究竟如何度過難關
市民不禁要問究竟香港要折墮多久,要折墮多深,究竟「最壞的時候」甚麼時候才會過去,「最好的時候」甚麼時候才會到來?長官,我們不需要含混其詞的辯證理念,我們需要坦率、清楚、有遠見的分析,表明政府將如何帶引香港度過難關。
期望向市民說一句對不起,就能夠將你們的言論一筆勾銷,只是再一次顯出你們不食民間煙火,不知道市民的不滿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