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掩飾更醜 - 李怡

李怡專欄:掩飾更醜 - 李怡

繼「折墮論」引起風波之後,梁錦松又再被傳聞揭發他「稅前買車」的醜聞。這回已不止是失言,而且是涉及可能違法違紀了。
筆者願意相信他的解釋,買車是「準家長在嬰兒出生前準備一切」的行為,也願意接受他解釋近期「要應付財政預算」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事,甚至願意接受親政府人士說阿松不會為區區五萬元而避稅,願意相信他是無心之失……。
然而,筆者無法接受他辯稱一月買車,「二月時才作出決定調整汽車首次登記稅」。因為這明顯地是要掩飾自己的過錯。我們可以原諒一個人有時會犯錯,但不可原諒一個人(特別是公眾人物)在犯錯之後掩飾過錯。
事情很清楚,英商會在去年十二月向港府提交預算案意見時,已建議政府提高汽車首次登記稅,多間車行也打聽到加稅消息而二月起搞促銷活動。加汽車稅這個概念,絕對是在阿松一月決定買車時,已經進入他腦袋裏的。而阿松在星期日的聲明中也表示,「事後看來,我當時是應該避嫌,不應在稅項可能調整之前買車」。這說明他是知道「稅項可能調整」的。聲明說他二月才決定加汽車稅,不僅無意義,而且是刻意掩飾過錯,比犯錯本身問題更嚴重。
尼克遜總統當年因水門事件下台,許多人指出,問題的嚴重性不在於他搞水門竊聽這件事,而是他在事後洗去錄音帶等一系列掩蓋過錯的行為。掩蓋表示一個人已不誠實。

在「稅前買車」事件曝光後,阿松若是誠實而願意面對自己犯錯的話,應坦率承認自己在當時是已經知道可能要加汽車稅的,只是自己缺乏對「以權謀私」的敏感度和漫不經心,因此才犯下「稅前買車」這樣的大錯。而他的補償方式,也絕對不應該是「把稅制調整後的車價差額的兩倍,即十萬元,捐給一個慈善機構。」因為這樣做,明顯帶有「用錢搞掂」、「有錢大晒」的意味。而他的「大錯」,可能涉及廉政,至少違反了《問責制主要官員守則》,更直接影響特區政府的管治誠信。單單這三個方面的影響,就不可能是區區十萬元可以補救的。
梁錦松愛說自己曾是「炒家」,說自己在商界、在私營銀行工作了二十多年,這些經驗對他擔任財政司司長不能說沒有幫助;但這些經驗也是他從事公職、擔任高官時的包袱,其中認為任何事可以「用錢搞掂」就是包袱之一。明代《燒餅歌》作者劉伯溫說:「大丈夫能左右天下者,必先能左右自己」。「左右自己」,就是能超越自己,跳脫過去的經驗。在這方面,董伯和阿松都敗在做不到,以致一再地摔觔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