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方不大,但喜歡養魚的人卻不少。不過,一般品種的魚只具欣賞價值,說到兼具觀賞及投資價值的,則非錦鯉莫屬。業內人士指出,在本港,錦鯉的二手市場並不暢旺,但轉售到大陸則多能有利可圖,當中更不乏利錢達十倍八倍的成交哩! 記者:丹琍
由於習性關係,本地買家大都只會買入「一手」錦鯉或魚苗,二手市場則主要在國內。絕少會有本地買家購入由私人出售的二手錦鯉,當中原因是這些私人出售的錦鯉多來自錦鯉玩家。這些錦鯉玩家養了一段時日後,覺得不太喜歡,便出售予魚場套現,或轉換其他品種,故大部份貨色平平,本地人多不問津。
惟國內養魚水平不高,對於二手魚亦不抗拒,只要大條及顏色鮮豔的,便多有人接貨,所以本地魚場都會將回收到的錦鯉運返國內轉售圖利。在有需求的情況下,玩家一般都能賣得好價錢。
要養殖錦鯉而從中獲利,除了要花時間熟習錦鯉的魚性以外,若想「鯉躍龍門,聲價十倍」的話,始終要考考投資者的眼光。專門銷售錦鯉的海港錦鯉養殖場負責人魏文輝表示:「揀錦鯉要講求經驗,非要浸一年半載難有小成。」
初入行養錦鯉者,最好先到具商譽的魚場入貨,貨源較有保證;更要與供應商保持聯絡,從而知道何時有新貨供應。魏文輝指出:「一有新貨飛抵本港,買家都會即時到來揀貨,只因早揀選擇較多,亦較易購入靚魚。」現時,本地以錦鯉作為純投資工具的人不多,多為半玩票性質,每人月花萬元左右入貨。為了減低成本及風險,魏文輝建議,不妨揀選快大及身材粗壯的錦鯉,或是專向具名氣的魚場入貨,如日本「尾形」及「阪井」等。
「具名氣的養鯉場,錦鯉價格與一般貨源相差十至百倍,當中不少兼具血統及產地證明文件,轉售時叫價會較佳。」其實,錦鯉品種及血統等先天條件,並非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反而後天的培育過程,魚身是否粗壯及色澤鮮明,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此外,若然養鯉者因家居環境所限,未有足夠地方養殖,或是未熟悉錦鯉習性,可考慮將買入的錦鯉存放於養殖場代為打理,每月費用約千餘元,這做法亦較適合初養錦鯉者選用。
投資講求的眼光準繩度,用諸於錦鯉亦然。魏文輝表示,約於4年前,曾有一買家以百多元購入一尾「鳴海淺黃」品種錦鯉,經過數年悉心飼養之後,在本地比賽中成功取得雜魚類總冠軍,其後卒以6萬元高價出售。
亦曾有數名投資者合資六萬元購入一條「紅白」錦鯉,參加本地比賽獲全場總冠軍,知名度大增。其後與國內魚場合作,以該條得獎錦鯉打種繁殖,賺取厚利。
此外,為了鼓勵員工以及加強他們對工作的投入感,魏文輝每年會以成本價配售數條錦鯉予魚場的員工,不少本來價值千餘元的魚種,經過兩三年飼養之後,可以十倍價錢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