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不足 化工廠意外頻

監管不足 化工廠意外頻

近年內地廠礦爆炸意外中,除了煤礦、煙花爆竹廠之外,最多的可能就是化工廠,發生的頻率高,而且動輒造成嚴重傷亡。今年一月,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在通報浙江台州化工廠爆炸等事故時,也勒令各地要遏止危險化學品事故上升的趨勢。

安全生產觀念薄弱
九三年八月五日,深圳清水河化學品倉庫發生爆炸,幾公里外的玻璃窗也震碎,當局稱造成十五人死亡、二百多人受傷,經濟損失超過二億五千萬元。事件震驚中外,當局事後加強了對化學品生產和儲存的監管,並制訂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規。
但由於各地小型化工廠發展太快,當局監管措施不足,令化工廠爆炸意外頻生。
今年一月三日,台州北城化工廠爆炸,引發相鄰的澄江化工廠爆炸起火,造成五死、三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因此於二十日向全國通報了爆炸案,指有關事故暴露了某些企業安全生產的觀念薄弱,也反映個別地區和一些企業安全整治工作不力。
面對廠礦意外頻生,即將重組的國務院已決定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由隸屬於經貿委升級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以加強監管。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