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人大職 勢力漸失<br>李鵬下台

卸人大職 勢力漸失
李鵬下台

被稱為「天安門屠夫」的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將在本周末下台。他昨日向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發表常委會工作報告,也是他任內最後一次公開演講。最令人關注的是,這位中共強硬派代表人物的勢力迅速減退,中國的政治會否走向開明、民主。

全國人大會議將在本周末開始選舉國家領導人,包括新一屆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屆時將正式下台,估計將由現任副總理吳邦國接任。
美聯社報道指出,李鵬在中國政壇最著名的角色並不是全國人大委員長,而是在八九年五月二十日宣布北京戒嚴,最終導致數百名無辜百姓和學生喪生、數千人受傷,因而被稱為「北京屠夫」。

新政治局中僅一名親信
法新社引述觀察家稱,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目中,李鵬因天安門屠殺而留下的污名,並未因他出任全國人大委員長而改善。報道說,李鵬的影響力正迅速減退,在新的政治局成員中,只有羅幹一人被視為是李鵬的親信。
美聯社的報道也指出,雖然李鵬也想延續其影響,但在中共和政府高層的同盟者甚少,顯示他在中國政壇的作用已趨結束。

促令黨主張成國家意志
即將下台的李鵬昨日在報告中,對繼任人頗多告諭,也試圖在黨和人民利益間取得平衡。他強調,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自覺接受共產黨領導,要令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同時一定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人大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
全國人大會議昨日並通過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現有二十九個部委將小幅調整為二十八個。新的總理將在十六日選出,副總理及各部委負責人將在十七日出爐。
本報記者/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