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上前線要守50規條

記者上前線要守50規條

「這裏有大量通訊社的圖文供應,我們不會派人上前線送死。」科威特英文報章《阿拉伯時報》的加納籍記者對我說。我才不以為然,還仔細賞玩着剛接過的隨軍記者證,背面印着:「持證人必須二十四小時受到護送。」正面則印着:「有效日期至:4/28/2003」用不着這麼長吧,我暗暗納罕。

清晨七時,清涼的海風把我和馬泉崇送到美軍新聞中心,領取防生化核武裝備:M-40戰地防護面罩一具連過濾器、MOPP防生化衣履一套、Atropine抗生化毒氣針藥三小袋、M291化學物清潔劑。我還在面罩內加裝了一副近視鏡,以求在不幸事件發生時保持視覺清晰。

入營前先領保護衣抗毒針
三小袋抗毒針當中,有一袋是自己用的,美軍訓練員JJJohnson說,遇襲時如發現胸口翳悶、呼吸困難、頭暈眼花等,就要拔出長約六吋的抗毒針打在大腿或臀部。其餘兩袋是給別人幫我打的,JJJohnson說:「當你陷入昏迷休克時,你已經不可能替自己打針了。」
我們上了一小時的防生化課程,美軍教記者遇事時怎樣戴上面罩,怎樣穿上保護衣,沒事時怎樣小心翼翼地卸下。記者要時刻馱着整副防毒裝備,看見就煩。
然後在櫃台上簽字,接受隨軍的「軍令」:所有可能妨礙軍事行動及威脅士兵性命的資料都不能披露,包括個別部隊的動員數字、軍機、坦克及補給品數字、軍隊所在位置、未來軍事行動部署和戰略。電視直播是禁止的,除非獲得指揮官的特別准許。

禁洩軍情禁點燈禁藏鹹書
隨軍規條一共有五十條,第五條說晚上嚴禁點燈,包括照相機鎂光燈。RickLong上校說,二次大戰時蘇軍就是晚上在軍營點煙,給敵人瞄準伏擊的機會,很多蘇軍橫死時都是喉部中槍的。沒有問題,危害自己性命的事情我們當然不會幹。
第四條說,傳媒成員不得喝酒,不得藏有色情刊物,真是令人難堪。第三十五條說,軍事行動的具體資訊不能報道,只可使用「快」、「慢」等說了等於沒說的含糊字眼來形容。第四十條,不能採訪或拍攝敵方戰俘。傷兵是可以拍攝的,不幸殉職的則只限於看不到面容的紀錄。一旦違反這些協議,隨軍記者的資格將會即時被取消。

我們編入海軍陸戰隊軍營
我和馬泉崇會在當地時間清晨七時出發,踏上征途,進駐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隊軍營,《蘋果》被編在硫黃島營﹙CampIwoJima﹚。緊隨我們出發的隨軍記者,還有安排在第三步兵師、第八十二空降師等部隊軍營的行家。
全球六百間傳媒機構的代表在本周內就會全部準備就緒,三月十七日就是D-day的消息甚囂塵上,無論如何,對記者來說,這場仗已經爆發了。
《蘋果》記者 蔡元貴

本報記者學習佩戴防毒面罩。
馬泉崇攝

美軍向記者派發的防生化武全副裝備。
馬泉崇攝

準備隨軍入營的記者中,包括將創電視台戰地報道先河的攝影師。 馬泉崇攝

馬泉崇﹙左﹚、蔡元貴﹙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