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財政部門最高負責人,本港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爆出加稅前買車醜聞,在北京的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不但沒有為梁錦松開脫,反而強調自己不會在加稅前買樓買車,而親北京報章《大公報》也罕有地在社論直斥梁錦松不是,不禁令人猜測北京對梁錦松的信心是否已亮紅燈。 記者:陳廣慧、倪清江、譚秀嫺
【本報訊】特區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加稅前買車一事,已成為京城茶餘飯後的話題,財政部部長項懷誠昨在北京被問及梁錦松事件時,先表示每個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不一樣,難以作出評論;但被問及他本人會否在加稅前買樓或買車時,他則斷言:「不會,沒有那麼多錢!」他後來再次補充說:「沒有那麼多錢!」
本地親北京報章《大公報》昨亦發表題為《高官須謹言慎行高度負責》的社論,罕有地批評梁錦松加稅前買車的做法。
該篇社論直指「梁錦松的做法是不正確、至少是不恰當的」。對梁錦松解釋買新車是為了方便接載初生女兒和家人,又說因編撰預算案事忙無暇想及其他事,社論認為「這些說法是令人難以信服的」,而購買新車、決定加稅和公布財政預算案的日期如此接近,「不能不令人產生避稅、佔便宜的質疑」。
社論又批評梁錦松在事件中不能沒有一點敏感:「如果說『完全沒有想過』,那也是某一種程度上的失職。」
中央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在北京也指出,梁錦松應慎言慎行,高官所做的事要符合公務員的基本要求,但他相信梁錦松並非一個貪小便宜的人,事件只是無心之失,而且梁事後將新車加稅後的差額捐給慈善機構,相信市民會諒解:「知錯改錯,改了就好。」
全國人大港區代表則普遍維護梁錦松。人大代表王敏剛認為,預算案中不少加稅措施都與財政司司長個人的生活有關,如旅行、出入境等,司長很難逐一交代,公眾也毋須過份執着梁錦松買車事件的處理手法,而事件也不致於影響政府的誠信或是要更換財政司司長人選。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人大代表鄭耀棠相信梁錦松只是無心之失,並非蓄意避稅:「佢幾百萬(工作)都唔做,走入嚟(政府),幾萬蚊對佢都唔係乜嘢問題啦!」民建聯主席兼政協委員曾鈺成也認為事件是小事,毋須誇大處理。
人大代表李鵬飛則指事件對高官起了警惕作用,因為在現時的經濟環境,市民已經不信任政府,對一些小事都會介意。他相信梁錦松並非有心避稅,又勉勵梁錦松不要因此而對公職灰心。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自由黨主席田北俊在香港出席電台節目時則指出,梁錦松偷步買車影響港府管治威信:「佢話一時疏忽睇漏嘅話,成個財政預算案咁大,如果樣樣都睇漏,可信性有幾高呀。」但他強調相信事件不涉及誠信問題,梁錦松只是一時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