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低經紀佣金制即將撤銷,業界擔心有更多證券行倒閉,令經紀失業。不過,多家證券行卻藉招攬經紀,擴大客量,實行「密食當三番」。市場人士說,個別證券行更不惜以「轉會費」吸引經紀過檔。不過,有經紀說,雖有挖角潮,但經紀收入主要來源仍是交易佣金,股市淡靜,他們仍要艱苦經營。
市場人士指出,多家證券行如御泰、信誠及富昌等,除了刊登廣告聘請經紀,更在市場挖角,「輝立同工商東亞重出到『轉會費』,吸引業績好嘅經紀,例如先畀5萬元誠意金,過檔後做得好嘅,就再畀多5萬元。不過,工商東亞喺兩星期前取消咗轉會費,輝立就重有。」一名經紀說。
另一名曾於輝立任職的經紀透露,輝立一直有以「轉會費」吸引有實力的經紀,金額大概是該名經紀生意額的一兩成。
不過,他指出,「好多肯過檔嘅經紀,其實唔係咁多客,但自己炒埋一份,就將轉會費作本錢」。他解釋,證券行都會留難欲過檔的經紀,令他們的客人受影響,所以多客的經紀,如非證券行倒閉或有特別原因,大都不會「轉會」。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連敬涵說,最低經紀佣金制即將撤銷,證券行惟有「谷大」客戶基礎,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招請更多的經紀,由於證券行本身已投資大利市機、電腦等基本設備,而經紀屬自僱人士,沒有底薪,加上投資者選定某個經紀後,大多不會變動,即使經紀轉職其他證券行,顧客大都跟隨,所以多一個經紀,就多一個賺錢機會,「最近就有很多其他行的經紀過檔信誠,好似統一、衛達、富聯等,有啲重成條team過檔」。
剛過檔信誠的李子恒,原本在富聯證券工作,自從富聯去年11月結業,曾有多家證券行向李子恒招手,最後選擇落腳信誠,他解釋:「雖然話啲客係跟人(經紀)唔係跟行,但每次轉行,點都會流失部份客人,所以寧願搵間公司背景好,有知名度嘅行,費事做冇耐又要轉過第二間。」
不過他說,雖然經紀不愁沒有落腳地,但要有收入仍得依靠佣金,面對股市淡靜,加上又要與銀行競爭,經紀除了要兼顧投資顧問的角色,就只能守候大市復甦。